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重生之家有一姐>第五十二章 变化

车子驶入石家村境内的省道时,看着旁边林立的三两层的新楼,任素瑶忍不住感叹到,这里变化真大啊!

车子开到石瑾家门口,任素瑶放下车窗,看着石瑾喊道:“我还是太小瞧你了,以后我就赖着你了。”

然后发动车子掉头离开了。看着远去的皇冠车,石瑾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你一辆车子都快赶上我的全部身家了,还来抱我的小腿。

五年时间,石瑾家的生意顺风顺水,云下这个品牌在周边两省之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市里的服装厂在石志雄的经营下,从一开始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近五百人。曾经石瑾看好了那片地,也被他谈了下来,新厂房也在去年建成投产,算上一雪前耻了。

至于家里的养蚕和蚕丝被的生意,去年的被子产量也达到了八千多床,村后的所有的荒山全被承包出去种满了桑树,邻近的几个村子,也全都学着开始养起了蚕。不过被子的制作依然是纯手工的,石志雄多方打探,也没发现哪儿有能生产蚕丝被的机器设备,石志雄甚至还发现,国内此时还没有正规的蚕丝被厂,而自己家里居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蚕丝被生产作坊。

顶了这个大一个名头,收益自然十分可观,去年单单是蚕丝被一项,就给石瑾加带来了两百多万的纯收益,再加上石瑾折腾出来的饲料加工厂以及石志雄在经营的服装厂,石瑾家五年时间留存下来的账面流动资金已经高达六百多万。

至于石家村,变化更大了,村里的人有钱之后,纷纷开始搬出原本的老堂屋,沿着省道边建起了一大排两层或三层的楼房。

两年前,镇政府也迁移过来了,顺带这镇政府下属的一大批政务事业机构,诸如邮电局,派出所,教育站之类的全都搬迁到了石家村。

加上石瑾家蚕丝被作坊,饲料加工厂的工人,以及村里养蚕大户们找来帮忙养蚕的帮工。石家村从原本那个人口一千多一点的破旧村子变成了一个人口近万的繁华小镇。

和一开始的只能养蚕不同,现在村里其他人家里能赚钱的门路要多了不少,临街的两侧的新建的房子大多都有门面,租出去或者自家直接做生意都能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众多店铺的开业,也把那些原本买大件东西习惯去县城的周围几十个村落村民吸引过来消费。

这个时候的石家村,除非志向高远,希望外出闯荡的人,已经没多少人有出去打工的打算了。

石瑾对于改变石家村的最低目标算是初步达成了。

不过这两年,县政府的领导总时不时的来上一趟石瑾家考察,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希望石瑾家能把饲料加工厂搬到县城周边去。或者是希望石志雄的服装厂能迁回县内。

为此还特意把刚有编制没几年的石爸调任到了教育站当站长。并且暗示石爸是个好同志,要多为县里分忧。

这其实得怨上一r县高官,为了政绩,强行摘掉了本县省级贫困的帽子,人家升官调离,新任的县高官不得不去填他留下的坑,免得那顶贫困县的帽子又重新被戴回头上。

县城里除了一个水泥厂生意还算红火,其他的棉纺厂,酒厂和仪表厂一个个半死不活的等着吃县里的救济。就连以前人人向往的县供销社现在和各种小商贩和商场的竞争下,被承包给了私人。没了原本的贫困县补贴,还多了一堆拖累,县政府的日子可想而知。

如果石爸能在县政府中有一定的地位,能确保自己家里的生意不被某些人伸手,石瑾并不介意在县城周边新建一些厂子。

县里的棉纺厂石瑾其实很想收购下来的,可惜石瑾担心碰雷,想来想去,觉得新建一家纺织厂更稳妥。不过石瑾还不到时候,村里的蚕茧年产量还没高到需要新建一个纺织厂来消耗的地步。

县里的领导催得紧,石爸回家提过一两次,但是家里人都没有反应。石瑾没说话,石爷爷不管是,石妈觉得维持现状就好,程沐然想得多一些,觉得新厂子就算要办,办在村里也比办到县城周边要好。村里这么多人护着,做生意也做得放心一些。

石瑾家里的变化也不小,石志雄和赵禾没出意外的结了婚,石云幕也嫁给了木匠陈肆新,这位姑父现在正在筹备开一个家具厂,石云幕的小诊所也在不断的投入中变成了一家小医院,她也如愿当上了院长。石雨幕和前世一样,这会儿还在读卫校。家里也多出来了三位新生儿。石瑾的堂弟堂妹和表弟按时降生。

不过让石瑾担心的是自己的六姨,五姨陈桂霞还好,结婚对象就是前世石瑾的姨父,这时候本该远嫁外地六姨陈梅霞现在还没结婚。石瑾的所做所为,终于还是抹杀了一位本该出世的表弟。

遗憾了许久,石瑾知道,自家那些还未到出生时间的弟弟妹妹们恐怕都不一定会出现,或者是被新的弟弟妹妹取代。

石妈对于石瑾读高中的安排其实是希望她能住到大姨陈映霞家。不过石瑾并不太愿意,买房子的事情和家人交代清楚之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石瑾一个人在县城里独居。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石瑾独立生活能力。而且快要满十一岁的石瑾身高也有一米四五,不比那些身材较为矮小的女高中生矮。可是她还只是一个不满十一岁的孩子,家里没人能安心地让她一个在外生活。

最后石瑾还是拖出了任素瑶,石瑾告诉家人任素瑶会跟石瑾买房子买在一起。石瑾


状态提示:第五十二章 变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