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都市智囊团>第二百五十二章 印刷革命

“你这是把国内大学给打通了?”张迅很是牙疼地给白襄发了条消息过去。

没过半分钟,白襄发来回复:“哪有,那份名单里只是包含了天安周围三个省的几所本科大学,三省本就是有个学术圈子,我以前做公司也认识不少人,找人介绍一下,进去找了一个非官方的三省学术协会的人,谈了谈,然后才直接打通的协会内的人脉,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反正你指派的都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科研任务,出手又大方,谁不乐意赚外快呢?”

等了十几秒,又接着一条消息过来:“不过就是钱花的挺快的,真别说,以前我自己做公司,花钱都心疼啊,现在给你打工,花起钱来一点都不心疼,你都不知道,我现在一往那些大学啊,研究所啊之类的地方走,他们都可欢迎我了,都当我是散财童子呢哈哈。”

张迅看的好笑,不过他自然明白这一切哪里真的那么容易?

很多事,有钱当然是决定性的,但是想很容易做到,还是要依靠人脉。

自己这次算是借了白襄的人脉,一举打通了三省的科研圈,这下基本的一些项目应该不是问题了,相当于,在短时间内,白襄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虽然松散,但同样实用丰富的技术类智囊网络。

而开了个好头之后,等自己散财童子的名气打出去,恐怕很多的想要赚外快的学者就会反过来自己毛遂自荐了,这张网也将越来越大。

为此,多花些钱,根本不是问题。

“我有点想给你涨工资了。”张迅笑着发了个消息过去。

“相比于工资,我更喜欢给我配几个人,人手不足哇。”白襄哭丧道。

张迅微微一笑:“这样吧,我开个公司给你吧,专门做这些。”

“就做这些莫名其妙的技术储备?我真的搞不懂你到底要这些干嘛。”

张迅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然后就看到白襄迟疑地又发来一段话:“然后,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等下我再给你打几百万,然后你自己组建人手,以什么名字弄都可以,嗯,要是闲麻烦,不开公司也行,反正你尽管折腾就是。”

“……真的?这么为所欲为?”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

“对了,上次要你找人弄得印刷机设计方案拿到没有?”张迅忽然想起了这件事。

“问了,今晚会给我发过来,你急着要?那等下我催催,晚上给你传过去。”

“好。”

……

当夜,张迅就拿到了印刷机制造方案。

打印出来,然后再用黑皮书烙印,张迅再度进入鹰扬,并第一时间召唤了研究所人员。

这次鲁尔由于外出,来的是一位副所长,张迅印象比较深刻,是当初视察的时候,第一个拿小本子记自己说的话的人。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其颇有为官天赋。

对于阿谀奉承,张迅秉承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主要是他深知只要阶(等)级这个东西还存在,阿谀奉承这种便无法避免,或者说,不这样做的也很难进入这个体系。

当然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作为被奉承的顶级人物,有一部分爽感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印刷机的完整制造方案,应该不难,有了机床辅助,尽快做出来。”张迅吩咐道。

“遵命,陛下,我等必将竭尽所能!”副所长特认真地说。

张迅挥挥手,差点被这货严肃的像是发誓一样的态度逗乐,然后不禁又怀念了下鲁尔,虽然副所长态度可嘉,但是终究没有鲁尔用的顺手。

大概,这也是当权者的一个毛病吧。

转过来,张迅又接见了实验室如今的领导,将印刷机的油墨制造配方交给了他。

目前实验室仍然挂在研究所名下,但分工已经渐渐清晰。

张迅之所以分开给,也是在分化研究所和实验室两者,一来是本来研究方向就不同,而来,研究所也需要有另外一个部门来平衡。

否则,搞不好啥时候这群单纯的搞技术的炼金师们政治化成为某种糟糕的部门。

对于印刷机的制造,张迅很看重。

鹰扬本已有粗浅的印刷术,但并不稳定,印刷机将完全改变这一点,等它制造完毕,印刷盛行将成为可能。

印刷术的变化同样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人称是印刷机将中古时代带入了现代。

印刷机的出现也对于社会形态、文化艺术、宗教传播等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若是要提炼一下,一个是其会使得文化开始容易传播,印刷效率要比手抄本强了太多,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则是将会致使文字确定下来。

以往的手抄本形式,因为字迹的问题,抄录的问题等等,导致了许多的错误,这在蓝星,无论中外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譬如说很多久远的历史文献,其中都有很多种错误记载,这都是手抄导致的。

古代科举,别管考生其他方面如何,首先要有一笔好字,这里说的不是书法如何好,而是指的字迹清晰容易辨认。

这是为了什么?只因为古代政府机构的卷宗是手抄的,假如从政的官员字迹凌乱,就会导致卷宗记录不清,这对于整个行政系统和责任判定是毁灭性的打击。

试想,若是皇帝发现底下某笔财政出了纰漏,就要追查卷宗,一旦发现卷宗上的字乱得看不清具体数目,那会导致多大的乱子?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二章 印刷革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