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背后就是许都。
“如果从泰山郡入,想要打进许都,沿途两千多里,等于是从兖州最北,打到兖州最南。”
“一路上,道路崎岖,山道极多,不利大军前进,以及粮草运输。”
“走泰山军,风险比之东郡更大。路上容易遭遇敌军埋伏,若是中了埋伏,前后大军难以援救,大军顷刻间就会溃败。”
除了赵徽之外,郭嘉贾诩荀谌等人,都反对走泰山郡。
赵徽也知道,正常走白马延津官渡更好。
他之所以选择泰山郡,最重要的还是受到脑海中官渡之战的影响。
曹操可以在官渡击败袁绍,也有可能在官渡击败他。
谁也不知道,战场上会有什么意外。
不过既然郭嘉等人都认为走白马延津这条战线更好,赵徽也不会一直坚持走泰山郡。
他们说的确实都有理,走泰山郡战局会更长,然后不确定的因素也会更多。
即使一切顺利,时间上也会更长。
赵徽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人,而且他也不一定会败给曹操。
他现在手中的兵力是曹操的三倍。
粮草也远远超过曹操。
只要不出现重大的失误,曹操几乎没有胜算。
就算战线拉的很长,这场战争对于曹操来说也很难。
战线决定,不过这并不是仅有的一条战线。
当初攻打冀州的时候,赵徽是三路出击,这次攻打兖州,还是三路出击,只是重心会放在白马延津官渡这条线上。
徐晃虽然如今在训练水军,但是青州毕竟还有五万步卒,所以还是徐晃为将。
并州也还是太史慈为将。
徐晃还是出兵泰山郡,而太史慈则是出兵陈留。
这两路不是主力,能打下泰山陈留两郡,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行,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向曹操施加压力。让曹操不得不分兵把守。
曹操的兵力,本就少于赵徽,如此一来,面对赵徽的主力,他的兵力会更少。
“主公,我愿为先锋。”
战线确定,典韦马上请战。
“为潜入敌后的英雄报仇。”
虽然邺城如今,每天也都会有一些尸体放在车上,被拉倒城外的乱葬岗上。
都是曹操那边派来的细作。
可是对于己方被杀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兄弟被杀了一个,就算杀了对方一人,心中也不会解恨。
赵徽和曹操之间,还没有正式开战,就已经有数百条生命消亡了。
不管是曹操,还是赵徽对于情报都非常看重。
双方的军营外面,是细作最多的地方。
很多细作探子都是伪装成百姓,或者潜行,将自己隐藏在暗中。
但是为了能够打探到重要信息,他们又必须要尽量靠近军营。
失手被发现的概率也就越高。
除了军营之外,就算军队的调动,以及粮草的运输。
这些消息都非常重要。
就算是因此死了数百人,赵徽和曹操也还是不停的派出新的探子。
如果连敌人的消息都不知道,连敌人现在在哪里,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这战争想要打赢,好像就只能靠运气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败。
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
纯粹的兵法谋略上,赵徽肯定还是比不上曹操这个奸雄。
赵徽的优势在于手中兵多钱多粮多。以及对这个世界人物的了解。
如果不是知道这些,赵徽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之前也灭不了袁绍。
虽然现在曹操的实力,看起来还不如之前的袁绍,但是赵徽面对曹操,反而比面对袁绍,更容易翻船。
不过赵徽现在也不需要和曹操比谋略。
就和当初第一次攻打冀州一样,就比硬实力,拖也能拖垮曹操。
毕竟赵徽手握四州之地,又有魏双这个挣钱能手,还可以从交州拉来粮食。
典韦想要当先锋,赵徽没有拒绝。
他确实需要一员猛将开路。
不过典韦毕竟冲动,所以赵徽也还是给典韦配了一个谋士。
令荀谌跟着典韦,两人一人沉稳,一人冲动,刚好互补。
赵徽没有派郭嘉或者贾诩出马,虽然这两人的能力,都要比荀谌更强。
但是两人出的计谋,基本也都更加激进。
典韦为前锋,赵徽要的是他能够展现出己方的士气和强大,但是还不需要真的和曹操交战。
但是前锋也不能失了锐气。
大军才出,要是就没有锐气,这战赵徽还是不要打了。
即使他的兵力优于曹操,可若是兵无士气,很容易就会被人以弱胜强。
所谓哀兵必败,就算是名将统帅哀兵,最好的选择也是带着大军先退避三舍,等士气鼓舞好,再寻作战的机会。
跟着典韦出战的,还有两千重甲步兵。
剩下三千重甲步兵,将会跟着赵徽出征。
五千重甲步兵,将会是赵徽对战曹操的时候,最强大的杀器。
为了养这五千重甲步兵,和两千重甲骑兵,所消耗的资源,完全可以武装一支十万大军了。
他们身上的重甲,虽然消耗了大量的铁矿,但毕竟只是一时的,后面也就是一些重甲损耗,在修补一下,花费不会很多。
现在最消耗最大的是他们的伙食。
五千重甲步兵,一个月消耗的伙食钱,抵得上五万普通士卒。
这还是赵徽军中的士卒,如果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