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月遇丛云>15.祸稔萧墙

噩耗之后又是噩耗。

天佑三年从春到夏对于梁王朱温来说都是黑暗和混沌的,继在北方的潞州陷落损失了十多万精锐,东北一侧的魏博依附河东之后,魏博以北的成德也反了。

这一次李存勖未用一兵一卒,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谏言,他用得炉火纯青。

成德和魏博相毗邻,赵军在河东新任铁林指挥史李存渥的率领下一路南下和魏博军拧成一股直扑漳城而来,拿下漳城则离黄河不远,一过黄河就是洛阳所在的河南道,而潞州的陷落使得洛阳失去了最后一柄保护伞的庇佑。

朱温做梦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构建经营的江山明明已成雏形,为什么年轻的李存勖承袭晋王仅一年的时间竟然将他费力打造出的格局轻易瓦解,原先势小的河东眨眼间就要超过自己的势力。

面对黄河以北的全面陷落,他突然感到身边正有风云变幻,从河朔卷起的漫天风沙迷了自己的双眼,再看之时一个年轻人正提着刀剑而来,朱温被眼前出现的幻影吓了一跳。

他猛劲地摇了摇头,两鬓的白发垂下来,随即又陷入另一个困惑之中,自他号令天下以来,所辖区域轻徭薄赋,他将自己能施与农民的一切惠民之法都用了,可为什么这天下人还有那么多不愿意臣服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朱温从自己不多的知识储备中寻得了李唐开国时的名臣魏徵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农民百姓为水,将安抚农民这天底下占比最多的人群作为第一要务到底哪里错了。

当然没有错,安抚农民没有错,魏徵的话更没有错,可朱温忽略了一个事实,‘水’在载舟之时一直处于被统治地位,在质变发生之前‘水’并没有覆舟的能力,而那些处于统治地位的门阀知识分子才是能决定天下走向的中坚力量。

朱温没有意识到自身身份地位的转换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成为梁王之后就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他任意杀伐李唐宗室和满朝文武,甚至对他颇有微词的地方官和文人他也都不放过,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身份认知还保留着当年那个躬耕于农田中食不果腹的穷苦农民。

他行使了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杀伐和享乐的权利却没有真正以官僚统治者的身份认知去思考,所以他始终无法真正了解那些身为统治阶层的文臣武将的想法,他能感同身受那些农民的苦楚却实实在在忽略了这一部分人的苦楚,他打着天下人的旗号动辄剥夺他们的尊严与生命,侵犯既得利益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忍受的极限。

不管农民还是士大夫,人人都渴望一个清平盛世,人人也都希望这个清平盛世能将自己所在阶级的利益最大化。

朱温无法考虑清楚这些深奥道理,他有着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不能任由晋军、赵军和魏博军直逼洛阳,至少要在漳河沿岸派重兵把守。

晋强梁弱的局面他不想要,他必须苦苦挣扎着寻求出路,岐王李茂贞闯入他的思绪。

“这个人已经消失匿迹很久了,倘若能联合西侧的凤翔……”

不过须臾,朱温就放弃了这个可笑的计划,李茂贞应该比谁都清楚不管是自己还是李存勖,他都无法与之抗衡,而李存勖一侧还有雍王李烁,李茂贞在德王一事中保下来的小王爷,不管李烁怎么想,至少李茂贞觉得李烁应该对他感恩戴德,且李存勖与李烁交好,如此权衡下来李茂贞在自己和李存勖之间必然会选择后者。

朱温开始疑心当年在长安城中李柷执意让李烁跟李存勖回太原是否已经料到了会有今日的局面,若果真如此,李柷也不仅仅是个人畜无害的傀儡皇帝。

李柷当然不只是个任人摆布的小皇帝,除了那双眼睛中闪烁的高傲目光另朱温生畏以外,这一次奏书的事情也表明在朝中他不是孤家寡人,有人在帮他,除了永明长公主之外还有其他人。

朱温意识到他不能简单的毒杀李柷,不管是李柷的身份还是他这个人对于遏制李存勖来说都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暂且留着他是让他日后更有价值的死。

朱温了解李柷这类人,从他身边的人动手慢慢折磨他,会比直接杀了他更能摧毁这个人,想到这里,朱温心中竟有一丝兴奋,他有很久没有遇到强敌了。

偏殿里安静地出奇,从午后开始阴云渐渐拢上来,窗外的风也紧了,偶尔能听到远远的雷声,像是要下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宫人进来换过了红烛,朱温盯着那红烛上摇曳的烛光许久,命人来添了炭火,去接胡氏进宫。

远在北方的李存勖远没能如朱温一样自在,他本来完好的计划被那个由他亲自册封的铁林指挥史捅出了一个大麻烦。

这话还要从成德的赵军归顺河东说起,赵军的加入使得黄河以北,山东以西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收归晋军的囊中,但要想直接逼近朱温的梁地收回大唐的江山就绝不能一直缩在黄河以北,若想打过黄河,位于成德和魏博以南,梁军常年驻扎的漳城是必取之地。

对于攻打漳城,成德的赵王很是积极,他存着自己的私心。

成德一直视漳城为宿敌,因为当年成德沦于朱温之手,多半的梁军都出自漳城,赵王也是被朱温绑到漳城灭了口,如今河东有意对漳城下手,小赵王怎能放弃这样绝佳的复仇机会袖手旁观。于是赵王向晋王和雍王请命,让赵军加入攻城的主


状态提示:15.祸稔萧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