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伴着细细碎碎飘下的鹅毛雪,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起了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红光连成一线,将整个皇城都照耀得分外热闹喧嚷。
李府早早地就已经开始准备晚上的团圆饭了,特别是膳房,被积雪厚厚覆盖一层的青瓦屋檐的烟囱上青烟不断,里头的厨娘和厨子们忙进忙出,府里的婢子们也都过来帮一把手,里头的十个灶台也都全开了,每个灶上都有条不紊地烹煮着今夜主子们要食用的菜肴。
另一头,主子们则是显得悠闲多了。
杨氏此时正和女眷们坐在偏厅里话着家常,李和安则是有些微醺地房歇息了。
“今年的冬天倒是比往常还要冷上几分哩。”杨氏坐在里头的主位上,边饮着茶边看了眼外头的天色,叹道。
坐在侧边的吴氏听了淡淡一笑,手里还摩挲着系在腰间的翠玉佩环“姐姐说的极是,有好些年都没有遇到过这么大雪了。”
“这俗话说得好,瑞雪绕丰年嘛,雪下得大难不成不是件好事”宁氏娇笑着抬起那挂满蔻丹的手,抚着自己娇媚的面庞道。
坐在杨氏另一边的霁欢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宁氏,那胸无墨却非要装模作样的样子还真是有趣
“三姨娘这话说得倒是奇”李霁含却是忍不住笑出了声,以帕掩口地道,“含儿还以为是瑞雪兆丰年哩。”
宁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地斜瞪了一眼她,随即没好气地咕哝道“二小姐不愧是读书读得多的,倒是有这抓人话柄的习惯”
李霁含心里暗自不屑,可面上还是维持着得体的笑意“三姨娘莫要见怪,含儿笨,若是有什么说错的,在这里先给您赔个不是了。”
宁氏则是冷哼了一声,别开视线。
“各位夫人小姐,这炭火可是够了若是不够小的再往里添些。”突然在一旁添着金丝炭的婢子轻声开口了。
霁欢瞥了眼那炭盆中烧得通红的金丝炭,摆摆手道“就放这么多罢,这厅里虽说没有地龙,但是也还算避风,若是再添多几块炭进去,窗子又关死了,未免会有些闷热。”
原本缩在位子上拢着暖手炉的宁氏想说些什么,但咬了咬唇还是作罢。
“是。”烧炭婢子听了依言将剩余的金丝炭拿开,又取了一个专门防止炭火冒出来的铁罩子,将炭盆罩严实了才退到了一边。
“对了,一直忙于府里的杂事,忘了问各院的对今年裁的衣裳可是还满意”杨氏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将茶杯搁在小几上,笑意温婉地扫了眼下边道。
吴氏用碗盖撇了撇茶杯里的渣子,一双美目顾盼生姿“姐姐今年挑选的料子无论是颜色还是材质都是极合心意的,裁出来的衣自然也是满意至极。”
“吴姐姐倒是嘴甜,不过这倒也是,毕竟您可是早就眼巴巴地看着那批料子了罢妹妹我不过是迟来一步,那些布料可就没剩下几匹了”宁氏不以为然地瞥了眼她,语气泛酸地道。
吴氏闻言笑意僵了僵,随即淡淡的道“宁妹妹这话说得就不甚妥当了,这些到的布匹本就是按人头来分配的,按照规矩姐姐我理应也是比你要先选才是。”
“你”宁氏气结,后还是无可奈何地坐在位上生着闷气。
杨氏见状忙开口道“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姊妹,何必在这里吵吵嚷嚷呢,不过是几匹绸布罢了,宁妹妹若是想要,改日让布庄的再送几匹过来便是。”
宁氏听了这才眉开眼笑了起来。
“夫人,二夫人三夫人,还有小姐们,”突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响起,门口传来婢子的恭敬声,“要到用晚膳的时间了,可是要让婢子们安排”
杨氏这才抬眸望了眼窗外的天色,颔首道“去罢,今儿早些用膳,不是还要去行街市么”
霁欢则是首先站起身,双手拢于袖中,手里还抱着一个极精致的暖手小铜炉,声音娇软地道“那咱们便用晚膳罢,不然是要来不及去行街市的哩”
李霁含也跟着头附和“欢姐姐说的是,今夜的街市定是热闹非凡”
待李府一行人坐着马车驶到京城大的街市时,每条大街小巷都已经是人群熙攘,甚至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了。
马夫无奈之下只能在拐角的一条小巷边上停了车,女眷们在婢子们的搀扶下下了车,年纪小的李霁雅是第一次行街市,立即便被那热闹非凡的场面给吸引住了,她兴奋地挽过宁氏的手,叫嚷道“母亲看,那边怎的如此多人”
众人顺着她的指尖望去,发现是个猜灯谜的小摊,那边已经是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给围住了,踮起脚尖还能稍微看见那挂在架子上的灯笼,灯笼上好似还挂着一张纸条,里边还不时能听见那小贩的吆喝声
“猜灯谜了猜灯谜了啊”
“猜中的不用一个铜钱就能赢走一盏灯笼”
霁欢瞧了眼李霁雅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便道“雅妹妹可是想要去瞧瞧”
“这人也太多了”宁氏却是一副不大情愿的模样,扯着李霁雅的手,“雅儿听话,不如咱们去别的地方瞧瞧罢。”
“可雅儿就想要去瞧瞧那个猜灯谜的”李霁雅的倔脾气上来了,一脸闷闷不乐地嘟哝着。
“这样罢,”李霁含将她那不开心的神色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柔笑着道,“大娘你们就去逛些别的,含儿还有欢姐姐带着雅妹妹去瞧瞧那猜灯谜的如何一个时辰后咱们在这条街尽头的茶楼见罢。”
杨氏有些担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