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前些月解了禁闭之后,曹丕就成了这贾府的常客,对这不大的府邸中的道路早已了悉于心,便谢绝了府中小仆,自己沿着小径向书房走去。行至廊下轩前,屋中有交谈声传来:
“今日,老夫为你讲逐鹿之事。古之取天下者,其道有二。尧舜以禅让,汤武继革命。尔且试论之。”
“尧舜禅让,示天下为公,唯贤者敬受天命,有德者统御四夷。然德衰与否,孰可评之?上古之世,民智未开,虽舜囚尧,禹逼舜,尚可饰权臣为贤主,涂谋篡为禅让。今若为之,不时。”
“若效汤武,又当如何?”
“商代夏,以桀之不德;周代商,污帝辛为纣。革命者,必以有德伐不德,有道诛无道,如此,仍难免以臣弑君之讥。取天下以兵,然徒以此为之,逮孝景之时,犹惧食马肝。况若主上有德,为臣者又当以何代之?今若为之,不智。”
“欲取天下,唯从二道。尔一曰不时,二曰不智,又当何为?”
“先生深谙时势,授奕逐鹿之法,必不屑此二道。奕请反问,以先生度之,今时今势,又当何为?”
“呵。”隔着窗纸,曹丕听到贾诩轻笑了一声,却没有如同蛰伏在暗处的毒虫一般阴贽,似是难得的发自真心,“老夫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是如你父亲一般,以天下诸侯为驱除,为帝王开道。”那双闪着精光的眼睛缓缓移来,与曹丕窥伺的目光交汇,后者微怔,随即回过神来,对贾诩颔首一笑,转身走向屋中。
被贾诩发现,曹丕没有丝毫的意外。这半年来,贾诩除必要的政事外从不过问其他,旁人只道贾诩年事已高,日渐昏聩,曹丕却看得清楚,贾诩如何游刃有余的让曹操主动将郭奕送到他府中,又如何在之后涌动的暗流中置身事外,韬光养晦。到现在,即便贾诩府中住着郭奕,即便曹丕常常来拜访,在外人的风言中,竟还没有一人认为,贾诩在曹丕与曹植间有何倾向。这种天生的毒物,就算年岁大了,也只会成精,死不了的。
墙角的暖炉悠悠的飘着青烟,烧的整个屋子暖烘烘的。曹丕将墨色的披风解下,坐到案边的席子上,顺手将提着的小箧放到一旁。他的余光瞥见案上摆的那盘紫色的果子,眼底滑过丝了然,语气亲切而熟稔:
“丕方才还担心来得不巧,打扰了先生。看来,先生早知道丕今日会来叨扰。”说着,他打开漆箧的盖子,拿出一个小食盒递给郭奕,“母亲惦记着你,亲自下厨做的,你尝尝看。”又拿出一小坛酒奉给贾诩,“还有这坛酒,是丕偶尔遇到一西凉人,说是羌人酿的烈酒,便买下来,刚好今天顺路带给先生。”
郭奕拿出一块糕点,咬了一口,不由微微蹙眉,但还是乖乖的将剩下的部分一点点吃完。
贾诩将郭奕的表情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只是道:“这点小事,遣一仆人就是,何必劳烦二公子亲自跑这一趟。”
曹丕笑笑,声音中带着淡淡的自嘲:“丕不像四弟需求整日为公事操劳。如今丕赋闲在家,帮不上父亲的忙,倒不如常帮母亲送送东西,也算尽了孝道。”
“二公子不必灰心。”贾诩平平淡淡的说着毫无用处的安慰话,“起落皆是常事,假以时日,等丞相气消了,总会再重用公子的。”
“可到现在为止,已有半年了……想来,父亲虽然气消了,对丕也彻底失望了。”曹丕苦涩的笑了笑,“其实,只是如此,倒也罢了。丕与子建一母同胞,父亲重用四弟,丕也为他高兴。可在子建之上,父亲还居然还对孔桂言听计从。”他轻叹口气,“丕实在是担心父亲的安危。”
曹丕这话,半真半假。对曹操重用曹植毫无芥蒂是假,担心曹操被孔桂蛊惑则是真。蟏蛸遍布天下,暗杀追捕,刺探情报,无一不精,更直接负责曹操的安危,一旦被交给心怀叵测之人,无异于太阿倒持,授人以柄。曹丕被接触禁闭后,得知曹操将蟏蛸交给了孔桂的消息,简直难以置信,再三确认,才艰难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而,若事情仅发展到这一步,他虽然诧异,却也能理解,曹操无非郭嘉不告而别一时气怒,冲动之下做出了这样的安排。而的确,当夕雾带着华佗回到邺城后,曹操便以夕雾来制衡孔桂,让孔桂无法一手遮天。这样,对蟏蛸真正的掌控权,就还是收回了曹操手中。虽在小处有差,但总归于大局无碍。
但事态的发展渐渐就不可控了。先是曹操让孔桂常着青衫,又是召孔桂与心腹谋士一同议事,再后来,孔桂唤了曹操一声“明公”,曹操竟然也默认了下来,许了孔桂自此之后如此称呼,也不必拘于尊卑礼数。谁都知道曹操借着孔桂是在找谁的影子,但谁都不敢点破,而对于那些离中枢更远的人,几乎真的会将这整日出入丞相府的青衫人当作昔日的郭嘉,借着这层误会,曹丕不知孔桂暗中在邺城布置了多少手脚。
曹丕心目中的父亲,是无人可比的英豪,是永远坚毅威严的霸主,绝不可能软弱到被这些低劣的障眼法迷惑。可这一次,连他都渐渐的难以维持这份自信,毕竟人人都有不可避免的弱点,毕竟被当作曹操的弱点利用的人,是郭嘉。
“先生,丕此次来,除了为母亲送给伯益送东西外,还有一不情之请。”曹丕望着贾诩,言辞真挚,“父亲的心结,其实是在郭先生,只要郭先生肯主动回邺城与父亲道歉解释,以他们多年的情谊,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