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重生美洲巨头>第二百四十八章 混乱的开端2

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近半个世纪当中,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始终在拉美各国占据主导地位,各国企图用进口替代的模式,发展本国的工业,力主本国的需求由国内的生产来满足。

这是一种比较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企图通过高关税,低进口配额的方式,通过对本国进口量大的商品进行进口限制,同时扶植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力图逐步以国内生产来代替进口,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这种方式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先建立一批最终消费品产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不过很可惜,拉美各国先后都陷入了第一阶段中,始终没有办法踏出第二步。

这种缺乏竞争的封闭型经济发展模式,让萨尔瓦多国内的生产型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严重落后,生产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无法完成原本的出口创汇的目标。

而原材料商品的出口,又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浮动的影响巨大,最近几年,因为国际石油危机和内战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和产量下滑严重。

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萨尔瓦多的外汇储备进一步枯竭,而限制进口并不等于什么也不进口,因为萨尔瓦多的土地开始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为了追求利益,大种植园主们纷纷种植经济类的农作物,导致粮食产量减少,萨尔瓦多从70年代开始,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为了一个粮食进口国,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就进一步的消耗掉了外汇储量。

外汇储备的来源枯竭,便意味着萨尔瓦多必须持续的对外举债,于是财政赤字、外债激增的局面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便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一大诱因。

于是萨尔瓦多在经过几十年的出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在一片泥沼中越陷越深。

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下,那些原本获得了巨额利润的国内生产者,因为缺少竞争者的存在,却往往不会将资金投入到产品技术升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扩大再生产中,那么这些钱去哪里了呢?

毫无疑问,能够获取更多利润的金融投机受到了追捧,大量的热钱涌入了金融投机行业。

而原本的工业生产因为没有扩大再生产的缓解,就无法再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没有就业机会,就导致了失业率的居高不下。

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和金融投资行业的盛行,就导致了一种财富分配的断档。

失去工作的人越来越穷,而参与金融投机的人越来越富,大量的财富在虚无的金融领域内流通,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

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始终在第一阶段徘徊止步,而无望展开第二阶段的全面工业化发展。

到了这个地步,国家的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社会矛盾尖锐。

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模式相对应的,就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方式的代表国家就是同一时期的亚洲四小龙,他们纷纷采用出口导向型的政策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维克托看来,如果萨尔瓦多能够抛弃内向性严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采用更积极、更自由、更广泛的外向型或者自由模式的经济发展政策,在辅之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依托,利用萨尔瓦多的人口优势,同美国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关系,逐步与国际接轨,未尝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可惜,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不像吃饭喝水那样简单,一个政策的兴起都会造就起一批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依靠原本的政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权利,依靠这些财富,他们又反过来利用这种力量影响政府,甚至绑架政府。任何企图改变这一政策的人或者组织,都将会面临他们的阻挠和打击。

而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强力的政治人物站出来,他必须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和威望,能够推动国家的战略转型,就像是兔子刚刚改开时候的那位老人一样,能够用无已伦比的个人威望和娴熟的政治手段,压制住各方的反对力量。

不过在萨尔瓦多,维克托却看不到有这样一个有威望的人存在的迹象,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虽然是现任军政府的主席,也进行了政治改革,还政于文官政府。

但是他的威望不足以让各方政治势力低头,同时,作为一个亲近美国的政治家,对于萨尔瓦多本土的种植园主影响力实在有限。这就导致了他面对的反对力量实力强大。维克托不知道何塞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勇气去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触碰原本的利益阶层。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二战后六十年代崛起的国家,无一不是先走内向性经济起步,利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政策为本国的工业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然后再转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混乱的开端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