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郊的这片平房居民区,属后街的坐地户老何家最大,资格也最老,而人家上至七十多岁的老爷子下至两三岁的幼童都是知书达理,光何家能培养出来四个孩子去当兵,甚至还能留在部队做干部,就知道人家的本事了。
而昨天晚上让出三轮车的那两名军人过来西城郊办事,八成也是去的何家,因为何家来往军人最多。
上午来要鸡顶债的二婶子虽然也是何家人,但是何家的亲戚之流,一表三千里的那种,从小地方前来投靠这有本事的主脉老何家,所以行事有点小家子气也可以理解。
此时屋里就坐着以公正著称的老何家何大娘,她丈夫在部队,培养出了一儿一女也在部队,平日里谨言慎行从不招惹是非。
可她今日都看不过去眼了,也不去提杜家三闺女的烂眼子婚事,而是对曲家这对长歪了孩子也忍不住出声指点一二:“小芬啊,咱们帮杜家都是好心,可不能趁人之危就占了人家的东西啊,那菜地可都是各家的宝贝,一年到头就指着那片地出菜呢。”
何大娘的二儿媳王晶也是军嫂一枚,看见婆婆难得管闲事,知道这杜家也是可交之人,虽然嫁过来不久,却是个有眼力见的,立刻就跟着附和:
“可不是嘛,我早就想说了,那块菜地虽然都是自己开荒出来的没有手续,可这西城郊的人家谁家不是这么干的,就是卖房子那菜地也得算上钱才行,可不是白捡的。”
杜爸下班时收了路边辛姓人家递过来的鸡蛋,那小辛的媳妇也跟了过来瞧瞧,人也是个泼辣的紧接着就开口道:
“我家当初买老房东的这房子也是包括了菜地的,还不如杜婶子家的菜地大,地点还偏,一下雨河沟里有山水冲刷,每年这菜地都能被冲去一大块,可就这样,还花了我家两百,那都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工资才几十元。这要是一百就能换那么大块好地,那就相当于抢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完全不用杜家母女开口,集中炮火把曲家兄妹两个轰的面红耳赤,再厚的脸皮也抵不住这么多人用各种鄙夷的口气转着弯戳自己脊梁骨。
曲氏兄妹有心反驳撒泼,可敌方气势太强大理由也太充分,他们俩到底还年轻面子嫩,不敢像父辈那样指着老人都敢上去怼怼怼。
最后以一群妇女的唇枪舌剑取胜,曲鸣曲芬热闹没看成反招一鼻子灰的落荒而逃,这才让妇女们保护弱小的战斗之心平息,大家都纷纷劝慰哭的不能自已的杜妈,最后才看时间不早了便都找借口回家去了。
杜爸强撑着精神和杜妈一起送走了客人,杜妈穿鞋下地,被人裹挟着一边劝慰一边相送,杜爸插不上嘴就反身回家,坐在温热的灶台前烧火煮粥,被火光烤着都差点睡着。
杜晓娟扶着门框站在东屋门口,看着黑暗下来的堂屋里,些许白色热气蒸腾在屋顶,老爸脱了工作服只穿了打底的老旧秋衣坐在灶坑前,在跳跃火光的映照下不住的打盹,两个小的嘻嘻闹着在灶坑里烤“老虎罐”也吵不醒他,高大却瘦削的身躯佝偻着,壮年就花白一半的头发刺的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