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王修文这样问,好多人也在问。
这世界上真有电影当中彭祖一样的人物么?
宋为民笑道:“谁知道呢,这毕竟是石志乐的作品,下次你们当面问他就好。马上就要开始《活埋》了,大家还是静心来欣赏吧。”
没有从宋为民那里得到答案,王修文有点遗憾,这样的疑问,真的只能当面问石志乐了。
他马上对《活埋》期待起来。
《长生不老》是科幻片么?
是!
这种围炉夜话式的电影,虽然投资小,但确实是科幻片,还是硬科幻——不是那种乱七八糟弄个飞船、找个道具当做外星怪物的软科幻。
《长生不老》有着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电影里面的对白让人一听就非常信服。
王修文暗下决定:“找个时间再刷一遍,要是有录影带就好了,可以带回家随时随地欣赏。”
这部电影太轻松了,就像朋友聊天,或者是听一场学术辩论。
王修文悚然而惊,他知道,这部电影的票房低不了。
现在的帝国,正处于一个迷茫的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国人的腰杆日渐硬朗,可精神建设跟不上物质的急速发展。
帝国人对于书籍、报纸、影像制品的需求是庞大的。
庞大的需求催生了巨大的市场,只要是好一点的作品,都有不错的销量。
就连一本哲学书籍都能卖上千万册的年代,石志乐的三本小说订单超过一亿也没什么稀奇的。
《长生不老》完美的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几位大学教授的辩论,这种“高端”的生活方式,是绝大多数人经历不了的。
他们必然好奇,然后就会被吸引,一再的走进电影院。
王修文看到了这一切,但他无力改变什么。
石志乐是不能泼污水的人——至少暂时不能。
唯一能阻止他的,只有作品的质量。可不论是元老院正在推行的《双选法》,还是石志,甚至是正在放映的电影,都没有明显的错误。
鸡蛋里面挑骨头虽然容易,但要分人。
石志乐明显是块硬石头。
想要把石志乐压下去,最好的办法是用最快的方式拍摄一部同类型的电影,并且要在学术上和思想上全面压制。
这显然是个困难的任务。
拍摄这样的作品,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很遗憾,王修文认识的人里面没有这样的人。
最困难的是拍摄时间。
石志乐能一天拍完,只能说他是一个天才。
小场景固然能节省时间,但真要说花费时间少,那就大错特错了。
王修文不是外行,他清楚明白这里面的差距。
别的不说,就说电影里面对于镜头的运用,就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想要把放映厅里面的人吸引住,不出戏,不烦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王修文回想观影时的感受,他被牢牢吸引住了,生怕放掉任何一个细节。
换成别的导演拍,别说一天了,七天能拍完就算厉害的。
《活埋》还没看,王修文就有一点不好的预感,石志乐没准真能接宋导的班。
这帝国娱乐圈,前有宋为民后有石志乐,北方国际怎么也看不到登顶的希望。
王修文暗道:“要催促华莱士和米国合作商,再不行动,怕就没机会了。”
这个时候,王修文早就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石志乐编写的电视剧就要上映,很可能和北方国际的《豪侠》撞车。
或许不是他想不到,是不敢去想。
万一,万一《豪侠》被打的惨不忍睹怎么办?
这种事情,是他内心深处不愿意去提及的。
现在,王修文只期待《活埋》。
电影院里面宣传说这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片,海报上面只有苏贤一个人的画像。
这些都让王修文好奇,总不会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吧?
电影开始了,王修文的担心成了事实,真特么是苏贤的独角戏。
压抑,全片都是压抑的情绪。
无论是被绑架将要活埋的事实,还是主人公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甚至是官僚的营救系统,都让人感觉无比压抑。
但偏偏,不让人觉得无聊脱戏。
敏锐的王修文甚至能察觉到石志乐这部戏对米国当局的嘲讽。
这特么哪里是部悬疑剧,这分明是一出政治反战剧!
苏贤的演技,石志乐的剪辑手法让一个极其简陋,极度逼仄空间的戏剧,显得一点也不枯燥无聊。
王修文明明知道这是戏剧,是电影,可他就跟着主人公的心情上下波动,特别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主人公到底有没有从这该死的棺材里面逃出去。
然而最终,主人公被活埋了。
特别是苏贤最后平静乃至绝望的面容,甚至让人觉得解脱。
电影院里面好多感性的观众居然哭了。
王修文真感觉这又是一件扯淡的事情,他选择性的忘记了,片刻之前他是如何的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揪心。
电影院的灯光亮了,所有人起立鼓掌。
王修文拍巴掌的时候真心实意。
石志乐真是个天才,更天才的是他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拍摄出这样一部充满矛盾冲突的电影。
这样的片子又是他们北方国际拍摄不出来的,这简直就是在螺狮壳里做道场一样,极显小巧腾挪的本事。
宋为民代表石志乐感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