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一寸山河>第276章 准备炮击

推荐一个可领取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 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大家可以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 可以省不少辛苦钱。

月黑风高,同蒲铁路线的重镇君陵,距离其东城墙外两里左右的荒原,一大片黑黝黝的人群,斜背着步枪,手持着各式各样的挖掘工具,正蹑手蹑脚地摸来。 此刻,从他们那里眺望君陵县城,只能看到高大城墙转角处的几点微弱灯火。但所有人都清楚,城墙还会有看不见的日本兵在彻夜值守。

央军校秦忠孝得到的有关君陵城的情报,是千真万确的:眼下诺大的君陵县城内,只有日军一个步兵小队负责守备。这一小队日军,隶属山冈重厚师团的本川旅团。

当然,秦忠孝不是带人前来攻打这座著名历史古城的,他的全部兴趣,都集在脚下的这片荒原,即使不远处那触手可及的君陵古城几乎处于极度空虚的防御态势,仍不能令他分心。

君陵作为同蒲铁路沿线的重点车站,日军的守备力量竟然如此薄弱,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在一个多月前濑名师团沿着同蒲铁路南下、进攻第二战区主力残部的同时,驻防晋地区的山冈师团,也展开了对晋西和晋西北的攻势,与其配合的还有驻屯在晋北大同的关东军一个新编师团:后宫师团。他们联合攻击的对象是驻扎在晋西的傅作义三十五军,以及晋西北的八路军贺师主力。

山冈师团这一次算得是倾巢出动,只在太原留守了不到一个联队的规模,而太原以南同蒲铁路沿线的几个县城,守备力量的分配甚至是象征性的。

这也是师团长山冈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他手头真的再也分不出更多的兵力去布防太原以南同蒲铁路沿线的县城了。况且,除了太原附近的同蒲铁路,他的师团还肩负着东西走向的正太铁路的安全,因为那是山西驻军联系河北的华北方面军主力的重要通道。

同时,山冈重厚也认为,在经历了去年的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之后,以太原为心的晋地区,支那军基本被消灭殆尽,少量的残余部队不足以对包括太原在内的同蒲铁路沿线城镇构成什么威胁。

并且让这位山冈将更为放心的一点是,他的同僚濑名将在晋南的进攻异常顺利,目前已经接近将晋南的支那军残余彻底逐出山西的战役尾声;这在一定程度,越发缓解了山西部一带的治安压力。所以他将自己师团的主力放手派往了晋西和晋西北,以完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赋予的肃清山西境内支那军的目标。于是,太原以南的铁道线县城太谷、祁县和君陵,如今面临着只保有小股守备部队的现状。

秦忠孝率领的央军391团收缩在大榆树山内,与第二战区的电讯联络基本断,平日仅仅依靠矿石收音机,收听武汉国民政府的电台广播以及华北日伪政权的电台广播,从获取全国各战区的战况,能够得到的与山西相关的战事消息相当有限。否则,以他的脾气秉性,如果得知在此前一段时间由山冈师团控制的山西部一带兵力空虚 ,他早会率领自己的人马杀往太原了。

这也正是391团参谋长张宏特别担心的一点,他唯恐自己的团座此去君陵郊外起获完军火,一时心痒手痒,下令攻击县城。这位黄埔出身的团座大人,自从退守到丰店之后,曾经不只一次扬言要“反攻太原”!如果说反攻太原这话还显得过于托大,那么以目前391团的兵力、以及君陵县城的日军守备状况,团座反攻一下君陵还是极为贴谱的。

为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张宏在出发之前坚持不让391团的第二营同时参与起运军火的行动,而只是让第二营派出一个连,在一营和机炮连出发之后,沿其出行路径到大榆树山北麓山口附近,实施接应策应。

央军校当然知道自己的参谋长的这点心思,所以也没有与他做更多的争执。这样,在这个夜晚,他和参谋长率领着一营和机炮连,在十五军那几个溃兵的带领下,摸到了君陵县城东郊的埋藏军火的地点。

他们看到了两里开外轮廓模糊的君陵城城墙,他们的脚下的荒原,掩映在一座座起起伏伏的低矮丘陵之间。秦忠孝下令开始挖掘,同时,以挖掘地地为心,向方圆一里左右远的外沿派出了散兵警戒线,重点监视君陵方向。

此时已是春季,经过了冬天的严寒之后,冻土有了融化的迹象。因此,挖掘工作进展的较快,再加去年溃逃时的十五军,匆忙之下掩埋得并不深,所以到了后半夜时分,用苫布草草包裹着的第一批军火,浮出了土面。

果然是重武器!兴奋之余的秦忠孝,命令冒险点起多盏马灯以及火把,灯火映照之下,首先看到了山炮,机炮连的老兵一眼认出是克虏伯山炮,那是老式的仿造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国产货;随即,一挺一挺的重机枪也从苫布下面露出了它们黑黝黝的面目。还有成箱的炮弹、重机枪子弹,甚至还有成箱的手榴弹。

央军校最瞧不起逃跑了,但此时他却禁不住对溃军身份的十五军发出了赞叹之语:

“幸亏十五军的弟兄们,没有把这些东西扔给日本人,埋在这里终究会重见天日。现在落到我391团的手,真是天助我也!”

挖掘结束后,经过统计,计有仿造德国克虏伯七五山炮两门,炮弹九箱;日本四一式七五山炮一门,炮弹六发;民国二十四式重机枪(即金陵兵


状态提示:第276章 准备炮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