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1980我来自未来>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场不可缺少的战斗

在林枫为了离港去美紧张工作的时候,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北疆也有着一场密谋已久的战斗即将上演。

要起这场战斗就要先从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国家需要与面临的国际环境起。

中苏之间早期的友好期略过,概括来中苏关系包括中共和苏共、中国与苏联相互关系这样两个层面。

战后,苏联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总是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居,不断表现出其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作风。

这样的不公平与霸道行径不仅损害了兄弟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

尤其以波匈事件为甚,很好了暴露了这个问题。如茨苏联也就毫无意外的把这种霸道作风用在了中国身上。

这极大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中国则一直以来追求平等的原则,最终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在六十年代末期中苏之间有两大重要事件发生,珍宝岛反击战与铁列克提冲突事件。

在1961年之前,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兵力仅为12个师,可到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之前已增加到25个。

1969年3月和8月中苏两国在乌苏里江珍宝岛和北疆铁列克提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后,苏联的兵力从1969年的25个师增加到1973年的45个师。

而且还在整个中苏边境上,苏联部署了最先进的致命的武器。

进入80年代,还部署了150多个具有函头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逆火式战略轰炸机和许多战术核武器。

此前我们对苏联军队装备的先进短程导弹和现代化的装甲力量几乎就没有可压制的办法。

但是随着时代走入八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国和整个西方关系的改善与加强、保利集团的横空出世、以及中国对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提速,中苏边境之间的战力对比已经发生了翻覆地般的变化。

苏联最核心的军事力量永远都是部署在东欧地区的,但随着北约武器的更新换代,北约战力已经从防御进入到了可进攻的阶段。

虽然刚进入八十年代没有几年,中国军队已经进行了几次大裁军,军队数量从八零年的六百万+到现如今的四百万内。

尤其是中苏边境地区,军队总数更是从超过百万降到五十万内,裁军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也正是如此苏联虽然明知道中国从西方国家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也没有加强中苏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其实直白点就是从没看得起过中国军队,苏联的主要军事力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了东欧地区。

而中苏边境地区的苏军随着武器的老化以及军队训练的懈怠,苏军的战力与八十年代之前比起来已经下降了不知多少了。

中国军队要想二次在南疆发起大规模进攻,那么稳定北疆并给与苏军一个教训就是必须要有的了,不然苏军的威胁还会如以往那般肆无忌惮。

此时的中国也绝不允许像几年前那样,苏军的战舰可随意进入中国近海,苏军的战机轻易突破进中国领空的事情发生了。

蒙古的塔本陶勒盖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煤矿区,位置距离边境很近,而且中国正在内蒙地区大规模开建的水利工程也正好能够辐射到该地区。

所谓的水利工程就是几个月前林枫跟叶老提出的腾格里沙漠水利工程,目前的叶老也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该水利工程上。

此时在该地区的劳动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随着国内严打行动的持续与深入,该地区的劳动力人口还会持续、快速、大量的增加。

五年后的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局部地区就会成为一个浩瀚的大湖。

而这个大湖的水位提高到二十米之后,就会覆盖部分蒙古地区,湖水会距离塔本陶勒盖非常近。

所以这场战斗是中国的需要,不仅是为了塔本陶勒盖,不仅是为了大湖水利,不仅是为了向苏军展示我现代化军队的强大战力,还有让西方国家看到中国的“友善”。

八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北疆大雪,气温零下十九度。

穿着保利军工最新式保暖作战服的杨志勇拿起脖子上挂着的保利光学最新的军用望远镜注视着远处,边境外的整个大地都是白茫茫的,连个人影子都看不到。

“旅长,这么冷的又刚下了场大雪,苏军装备又落后,此时他们肯定都在猫着的吧?!”

副旅长高昌国神情略带严肃地调侃着,“这场大雪对苏军来就是救命雪呀,他们不应该感谢上帝而是要感谢雪。”

杨志勇拉下额头上的护目镜戴好,皱起的眉头更是锁得紧紧的,这场大雪来的真不是时候,要知道整个战略军为了此次行动已经周密计划很久了……

杨志勇曾经是一名战斗力超强大的战士,但是由于学历不高,仅仅只是一名初中生,所以他当了连长之后就再也提不动了。

后来特战旅成立,杨志勇走了老婆的关系进入了特战旅,然后获得了旅长林民国的赏识并跟在了他的身边。

八一年的时候旅长给他争取到了一个进入军校学习的名额,两年后顺利提拔成了副团长并主持工作。

更加幸阅是,两个月前特战旅扩大为战略军,他这个团长躺着升了两级,而且他的旅还是个极其重要的实验旅。

这次行动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检验特战旅成立三年的水平以及战略军未来的发展建设方向。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场不可缺少的战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