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上好啊!起床后听到外面在下雨,凉飕飕的,不知道你那边天气如何。
昨天菜菜问我,“怎么感觉你的高中只有情~情~爱~爱~”
我说,“那不是。我初中和大学也是。只有情~情~爱~爱~”
然后还补了一刀,“学习还一流。”
菜菜,“……!无话可说!太闲了。”
我:“又没耽误事儿,我大学也是第一名。现在读数学,均分还是hd。”
菜菜:“呜呜呜,别说了。”
其实都是开玩笑的。这世上哪里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这世道就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不努力一定什么都没有。很多时候,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就好比说写给你的信,写上一百万字也不会有回音。
都很正常。
但是,学习和减肥这两件事,是少有的,付出和回报呈一定程度上的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绝对是,一旦用对了方法,并一直坚持努力的话,一定会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一天。
虽然说,以现在讲故事的叙述角度,会有人误会,难道学霸的世界就是谈情说爱上重点吗?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现在说起来的片段,只是在漫长枯燥的学习生涯中偶尔翻起的小浪花。而且很多当时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我并不知情,也是后来才慢慢了解到的。
我和南瓜感慨,“我当时真是一心扑在学习上。”
南瓜微笑脸:“了不起,一心扑在学习上,还能撩一圈。”
我谦虚道:“过奖过奖。划船不用桨,全靠浪~”
好吧,我想说的是,漫长的学生生涯,我爱的最深,对我最好的,不是人,是学习。
学习:“你说谁不是人?”
小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每篇课文后面的“请全文背诵”这五个大字。现在想到还心有余悸。那时候总要有家庭作业,要家长签字,第二天老师要检查。
真是噩梦。
妈妈那时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背诵课文,只要哪里漏掉一句话,背错一个字或者语气稍有停顿迟疑,立马打手心,要求从头背起。
我现在还能想起来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还有叶圣陶的《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还有最魔性的冯骥才的散文,开头第一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的,直到今天,我说到“真好”这两个字,还会不由自主条件反射的加一句“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魔怔吧,都是血和泪的教训。现在想起,手心还隐隐作痛。
不过后来和大猪蹄子聊到的时候,我跟他提起自己有一种超能力,就是说我小时候背书的时候,其实不是在背,而是在对着脑海里的画面念。我能完整的回想起课文对应那页的插图,注释和页码。就好像有一张照片在自己脑海里,我要做的就是努力看清上面字,然后转化语言,一句一句念给妈妈听。有的时候忘词或者背错,是因为脑海里对应的那部分文字有点模糊,看不清楚。
大猪蹄子说,“这难道是传说中的ry?”我被唬了一下,暗道,自己难不成是个天才?这种想法在看了卷福《神探夏洛克》里面的“ce”后就彻底偃旗息鼓。
不过我的记性确实很好,我能回忆起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时隔多年,依然清晰。我记得妈妈第一次扇我巴掌时,餐桌上放着的烧鸡和电视里播放着的《还珠格格》。我记得高中时,你和我仅有的几次对话,你穿的分别是纯蓝色帽衫,红色的中间带闪电图案的t恤和米色的翻毛夹克。
我还拥有另外一项不值一提的超能力。就是认真想的话,我可以在脑海里还原之前没有在意的听到的声音。不过这个是超短期的对声音的记忆和还原。时间长了就没用了。
初中有一次上课走神,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就说,“鱿鱿鱿,你复述一下我刚才讲了什么?”我根本没有过脑子的听,但是他刚才说过的话毕竟经过了耳朵,我能听到录音机回放一样的声音,还有抑扬顿挫的语调。我就把老师刚说的一段话复述了一遍。老师有点意外,觉得冤枉了我,语气缓和,说,“没事了,鱿鱿鱿,你坐下吧。”
之前提到的保送生考试,我也是虽然完全跟不上听力的节奏。但是听力过后我再去看题目,还是能还原出一些细节,误打误撞通过了考试。
这些都是些小聪明,保持高分绝对不是一时的运气可以解释的。
学习是靠经年累月的积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精益求精追刨根问底的劲头。
你曾经跟我形容过的你的学习秘诀,就是钻牛角尖。一道竞赛题,别人做一个小时做不出来就放弃了,你可以研究三天,甚至一星期。有的时候睡着了也在想,突然灵光乍现,立即醒过来,记在小本本上。
你说你很会“反刍”,发现有价值有营养的东西后,都会做很长时间的反思。你生活中那么佛系,从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困扰。但是对待学习,却像是对待精确到克的化学实验,处处较真。
你说你感兴趣的不是题目本身,也不是单纯的去寻找答案,你看重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思维方式。你喜欢数学家的传奇故事,跟我讲过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丢番图。讲过近代的笛卡尔,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