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其实很简单,外出的盘缠啊,衣物啊,马匹啊……都是刘元给予的。
刘文就觉得自己比刘备岁数大,‘大一天也叫大’,又是自己家花钱,所以,小心思就起来了,鼻孔朝着天空开始扬起。
刘备也感觉到了刘文的变化,第一天忙着赶路,不和他计较。
第二天还如此,为了避免自己日后沦落为跟班,只能……下死手。
……
“孔融走了。”
刘文捂着腮帮子,含糊的说着,一脸的幽怨,你咋这么能打架,还专打人家的小白脸。
“啥?”
刘备一愣,自己听清楚了,只是不太相信罢了。
昨天一起赶路,晚上一起吃饭,二人相谈甚欢,咋就走了。
“是了,人家是个刺史,大官。
自己呢,虽说救了人家一命,却是个无名小辈。
能安排住宿,吃食,在人家看来,就算报答了救命之恩,那还会和我一起赶路。”
“人生处处是学问。”
刘备想明白了,脑袋一摇,不想这些了,赶路要紧。
这真是:
少年血热出樊笼,
励志天下豪气升。
古道热肠剑犹在,
余音缭绕心悲凉。
——————
小嘟嘟拉呱:
杂谈:
过去的马车,能有个车厢就是大户,外面哪来的许多空间。
车厢门开在侧面,有个很窄的落脚地。
想下车的时候,马夫从前面掏出个小凳子,往下面一放,自己走下来,很威风气派。
为啥不开在前面?大人物觉得一开门啥的,就看见前面赶车的后脑勺,很掉身份。
后来有的马车才将车门开在前面,确实方便了许多,这才沿袭下来。
(传说,这是孔融突发奇想,呼吁大家不能拿车夫不当自己人看待,建议修改的。
而从此以后,赶车的都是心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