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鼎神情凝重:“欧罗巴的学者,在算学、几何和格物之上,确实有许多远胜咱们之处。”
早些年,梅文鼎就和欧罗巴的传道士“论过道”,对于欧罗巴的学者在算学、几何和格物之上的成就,有着很直观的认识。
他挺直腰板,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康熙,问道:“皇上近年修建了格物院,大力扶持儒学之外的杂学,不知皇上意欲何为?”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以儒家为治国之本,其他三教九流都不被统治者认可。
然而近几年,康熙却是专门修建了一所格物院,与国子监平行,当初设立格物院时,可是引起天下学术界的轰动,遭到了许多儒家士子的极力反对,至于其他学派,自然是欢欣鼓舞的。
只是,格物院成立的时间到底还短,其他学派又被儒家打压了千余年,想要追赶上儒家,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
梅文鼎很想知道,康熙支持其他学派,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康熙面色沉肃,娲皇娘娘托梦并传下神书,这件事情,被他牢牢的埋藏在心底深处,不让任何人知晓,只有当他决定传位之时,他才会把这件事连同那本《中国近代史》一并传给他的继承人。
至于其他人,是绝对不允许知道的!
康熙沉吟片刻,说:“一直以来,中原历代王朝都在用儒家的学说武装我们的思想,然而,却忽略了我们的双手。朕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用儒家的学说武装我们的思想,用其他学说来武装我们的身体,并改变世界。”
“礼部需要儒家学说,兵部需要兵家学说,刑部需要法家学说,工部需要墨家学说,风水地里需要阴阳家,外交需要纵横家……每一个学说流派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没有哪一个能够完全替代另一个,既然如此,自然应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正道!”
梅文鼎激动得面色潮红,浑身发抖,他忽然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若果然能在当下实现,那么,中华大地必然将再次爆发出蓬勃的生机,碰撞出更多好的思想,引领着我们的华夏文明走向另一个巅峰!”
他当场跪下,老泪纵横:“草民,愿为这华夏盛世,献上微末之劳。”
梅文鼎自称是儒家弟子,然而他的中心思想却更倾向于墨家,讲究实干。
康熙愿意给诸子百家一个机会,梅文鼎瞬间就放下了心中对异族的成见,彻底诚服。
《春秋》有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康熙既然愿意促成诸子百家再一次的碰撞融合,那对于中原文明的提升和传承就有着极大的贡献,梅文鼎自此刻起,再也不将之视作夷狄,而是视为同文之华夏族人。
康熙一愣之下,放声大笑:“好!好!好!梅爱卿愿意出仕,是大清之福,是万民之福!物院祭酒,全权负责格物院的学问研究及教授工作。”
格物院祭酒,从三品,康熙一下子就将梅文鼎任命为格物院的最高长官,可见他对梅文鼎的看重。
康熙是真的高兴,梅家,是公认的历史最长、世系最为清楚、历史名人最多的一个文化世家,在汉人之中的影响力非常的大。
梅文鼎是梅家最出名的一个,在汉人士子之中的名声非常大,他的出仕,必将狠狠的打击那些反清复明的异心人士,对于大清收拢汉人民心有着极大的帮助。
梅文鼎感受到康熙的信任,也很是激动:“微臣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晚上,九阿哥跟芙苏妮说了日间之事,芙苏妮很是震惊:“汗阿玛真的说了要让百家争鸣?”
“是真的。”
芙苏妮顿时就激动得不能自已,两行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慌得九阿哥赶紧抱住她,一叠声的问:“怎么了这是?”
芙苏妮哽咽道:“妾身这是高兴的。”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碰撞出了绚烂多彩的华夏文明,远超世界其他民族。
然而,在汉朝时,因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一家独大,慢慢的失去了紧迫感和进取心,一步步沦落。而其他学说遭到儒家和朝廷的打压,苟延残喘,难以发展。
千余年来,华夏文明慢慢的枯竭,不复当初的活力。
如今,芙苏妮竟然听到康熙要支持其他诸子百家,引导百家争鸣,这让她如何不欣喜若狂?
若是大清能够再爆发一次百家争鸣,其文化再一次的绽放,不仅有望追赶上已经走在前头的欧罗巴诸国,还有望远远超过他们!
这让芙苏妮如何能不喜极而泣?
九阿哥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很是新鲜:“芙儿是说,再一次百家争鸣,能够让大清的文化底蕴翻上几番?能让大清走到世界的前列?”
“那是自然!一枝独秀不是春,儒家,早就该被赶下神坛了!”
自打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儒家就走上了一条歧路,只知空谈而不干实事,天天之乎者也,能治理好国家?
九阿哥眨眨眼:“芙儿似乎对儒家有很大的意见?”
芙苏妮道:“妾身对儒家没有意见,对如今被人们曲解的儒家有意见。儒家先贤,提倡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到如今,儒家之人却认为天老大自己老二,其他任何学派都不被其放在眼里,整日里只知道将先贤们的一字一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