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前行,一日行进的速度并不多,史s载: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此战霍去病六日内转战千余里,平均每日行程应该在160里以上。
这还是快的,霍去病的大军,全都是骑兵,所以才能千里出击。
但是真正上战场,骑兵的数量并不多,还是步兵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大宋,失了河套这个养马之地,步兵就更多了。
步兵基本速度为百里即30公里,这个明显太少了,日行30公里,但持续时间却是很长的,一般有着步行飞将军之称的军队都是日行30公里持续月余的。所以根据人体数据和急行军的中和考虑,日行军30公里显然太少。实际上,中国一般采取的马步兵编制,一般数万的步兵肯定保有着几前骑兵的先锋骑兵。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天行军00里,平均每天100里,虽然没有史料证明秦军都是骑兵,但也无法证明秦军都是步兵。因为当时每个士兵要身负盔,甲,兵器,粮食如果秦军都是步兵,不太可能。顺昌之战时,完颜宗弼率金军不到7天疾驰1200余里,平均每天17010里。当时金军留下攻城器械,炮具,是轻装急进。
唐贞观九年,李道宗随李靖征吐谷浑,“贼闻兵至,走入嶂山,已行数千里”,而“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败吐谷浑于库山”。此战李道宗十日之内行军数千里,令人乍舌!
所以古代行军,什么所谓的日行千里,夜行百,全都是扯淡,一日能走个三五十里,那都是快的了。
当然,未央不算,他的锦衣卫,全都装备的是b骏马,一人双马,还有天马这种高端玩意,在部队之中,相当于后世的法拉利,速度当然快。
所以当未央眼睁睁的看着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大军依旧在路上磨蹭,愈发的不耐烦了。
“不要急,咱们这已经是很快的了。”曹佾掏出怀里揣着的一个精致的酒壶,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美酒,咂摸了一下嘴巴,笑呵呵的道:“就算是辽国,大军一动,粮草补给,都得随军而行,也快不了多少,且忍耐吧,过几天,也就到地方了。”
未央哀叹一声道:“行军打仗,兵贵神速,就这个鬼速度,还没等到地方呢,士气都消磨没了,还打什么仗?”
曹佾瞥了他一眼,“自古以来都是这么打仗的,你要是有办法一日千里,咱们也不用遭这个罪了。”
未央无语,办法当然是有的,只是还不是时候,他心中发狠,等打疼了辽国,一定要修建一条直道,供应大军行军。
再加上火车的速度,未央觉得一日千里很是寻常。
不过暂时嘛!只能忍耐了。
好在蓬莱供应的物资都是上好的,各种肉松、奶粉之类的不缺,风干蔬菜也有不少。
再加上小白一路伴随,没事一下,总算不是很无聊。
赵祯依旧每日找未央聊聊天,或是询问军事,或是询问农桑,或是询问经济,或是询问冶铁,总之各种事情,赵祯想起来啥,就找未央问一问。
未央这个行军参赞,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种事情,说的头头是道,天花乱坠。
赵祯很是满意,君臣两个制定了不知多少方略,打算回去后就施行。
未央掏心掏肺的,也是给赵祯灌输一些新的理念,不然赵祯枯坐在京城,靠着耳闻目睹,又能有多少资讯供他参考呢?
眼看着就要到河间府了,未央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他骑在马王悲伤,心情愉悦的吹着口哨,小白在身边不远处逡巡,似乎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如今的小白,早就不是以前的小奶猫了,经过三年的成长,长成了一只皮毛雪白,只有眉心有一道王字纹的俊美老虎,它的双翅,紧紧的贴在身上,不展现出来,寻常人根本就看不到。
有这么一只白虎在大军之中,起初大家还是很害怕的,生怕半夜睡觉的时候,被不小心吃了。
但是自从见到未央与赵祯说话的时候,小白陪在身边,大家也就都不怕了,慢慢的,就习以为常了。
封建时代的人,总是会认为,天子有万灵护佑,诸邪不侵,白虎能护佑天子,说明是灵兽,已经被收服了,这可是大好事,是吉兆,这说明此次出征,是上天都认可的。
未央对这种想法,也是乐见其成,只是严禁小白在军营里寻找食物,想吃东西,有专供的食物,至于想打猎,那就得离的远远的了。
这一日,眼见河间府遥遥在望,未央突然有了个想法,他把小白招来,耳语了几句,然后钻进了赵祯的车辇,君臣俩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只是车辇之中,传来赵祯的几声笑声,似乎即为快意一般。
此时的河间府,没有知府,以老将军王德用执掌大权。
要说以前,王德用是没有这个机会的,毕竟是武官,执掌一府军事民生,还没有资格,但是这次出征前,赵祯特意下了旨意,招回了原先的知府,让王德用掌管了河间府。
这一举措,也让文臣们心头一紧。
史无前例之举,带来的后果,让他们感觉到后怕。
河间府往北,就是辽国南京道,双方隔着国界遥遥相望,要是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只怕会出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