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元嘉纪事>第十章 冢中仙

原说这有宋一朝,到了元嘉这个年景,战乱平息,海内祥和,当真算是难得的清平盛世了。

只是,即便是最好过的日子,也难免灾祸瘟疫。纵有一时安定,一州一郡境内之民,饱受冻馁饥馑者,亦十有二三。

乡民虔诚祝祷,磕头跪拜,惟愿各路神佛睁开天眼,赐予生民钱财,换几餐饱食。

怎奈何,不知是乡民的祈祷不够诚心诚意,还是列位神佛只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

总而言之,越是明君现世,天下太平,黎民黔首的日子就越是好过。既是最普普通通的农户,一年到头,老实耕种,勤劳肯干,也可衣食无忧,略有盈余,一家几口,其乐融融,顺遂生活,不过如此。

而越是战乱之年,这老天爷就越发的睁不开眼,灾祸来了,瘟疫也到了,稻麦禾黍,枯死在地里,收成可说是指望不上了。

但,活人就要生存,要生活。既然,天上的神仙倚靠不得,那就只有依靠地下的祖宗了。

自汉末以来,每有战乱,各位占据要地的军政大员,也不免囊中羞涩,总要想些办法。

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接踵而出。发掘前人墓葬,掠取金银财宝,所得之资,悉充军饷之用。

各位官老爷们,都是有头有脸,仪表堂堂,容止可观。往上三代数上去,也都是叫得上号的世家。

既然,连他们都妄发前人坟冢,毫不顾忌,民间的小偷小摸,就更别想禁绝的了。

至于元嘉年间,世事相对太平,尤以都城建康及附近州郡,更可算得上是繁华胜地。

然则,诸君切莫忘记了,古冢还在,古冢的传说就不会消停,人们惦记金银的心思也不会断绝。

这不,丹阳尹境内,近些日子以来,那些个惯常的游勇浪荡儿,脸上身上全都挂上了彩。

白天见的,往往在茶楼酒馆,无精打采的吃酒闲聊。凡事都往大了吹,这个祖上是将军家的,那个上世是太尉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朝廷大员,世家贵族的子孙,都成了破落户了。

花酒喝足,牛皮吹够,他们便把王八脖子一缩,酒钱照样是要赊着的。

到了夜间,那境况可就不一样了。精神头子也上来了,一个个的,招子放的锃亮,活像夜猫子似的。

引得他们起了这种变化的,乃是丹阳尹郊外,鹰跳崖北麓的一座古墓。

时辰一到,他们一个个的都跑出城来,趴伏在城外高高低低,连绵起伏的土丘后面。不错眼珠的,巴望着不远处一块青草掩映之下的平整空地。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绿油油的青草之上,渐现点点光亮,忽明忽暗,恍恍惚惚,转瞬之间,竟凝成个人形。

着粗布短打,青巾缠头,脸面真实可辨,四十上下的一个汉子。

他双眼温顺恭谨,手托一箱,诸人远观,但见夜色之下,光华四现,灼人眼目。诸人心下一喜,即刻断定,必是金的。

汉子缓步向前,只几步路,便将金箱子放在地上,那样子,随意得很。众人凝神片刻,只顾着瞧金箱子,再去寻人,早已没了踪影。

那趴在最前面的赖汉,这个绝佳的位置,可是好不容易才抢来的。眼见光影消失,立时叫道:“是时候了,快上!”

这赖汉,名唤张三,原先也没有这么赖,只是个随时应征的散兵。仗也打的,饭要吃的,领不到军饷的时候,就做些偷鸡摸狗的营生,也算自给自足。一见这金箱子,可还不冲在前面。

这金箱子足有三尺见方,箱底及四面,刻了细密繁复的云雷纹。又密密麻麻,弯弯曲曲的条条框框。

张三心知,这大概是一种文字,估计是上古来的。只是,他张三却连当朝的文字都不相熟,那上古的玩意儿,就更是不知所谓。

他大力一甩,金箱便开,里面的宝贝,那叫一个满满当当,看得人是两眼冒光。

更不得了的是,其中还有三五个巴掌大小的玉璧。张三定睛一看,哈喇子都要滴到衣衫上了。赶忙抄手擦擦,捡起玉璧一块,放在手里,仔细端详,心里的那个美就不说了。

正在他发呆打愣之时,腿脚稍逊一筹的王雄也赶了上来。

一拳赏给了他的左脸,他的一颗生的歪歪斜斜的门牙,便血淋淋的落了地。玉璧脱手,正硌在一块大石头上,瞬时豁了个口,真是心疼死个人了。

原说,王雄这般强硬蛮横,身手矫健之人,怎的还能落了后。皆是因的,后面还有十几个赖汉,也想窜上来分他一杯羹。

王雄目光长远,做事果决,自然先是解决掉他们,再来惩治张三。

张三登时倒地不起,捂着脸庞乌拉拉的叫唤,那金箱子也就被王雄抱走了。

列位不必为张三可惜,这一位也是个能捞就捞的人物,眼见着满满一箱的金银珠宝没了指望,赶紧爬将起来,抓起豁了口的玉璧,揣进怀里,也算不亏。


状态提示:第十章 冢中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