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品读历史—宋>第63章 名将之殇

由于岐沟关惨败,宋太宗合围幽州的战略意图再难以实现。辽军方面开始了反扑,耶律斜轸也大展神威,与宋军守将贺令图相遇,双方大战,宋军又吃败仗,被杀万余人。接着攻陷蔚州,寰州等地。

曹彬惨败,独木难支的潘美一路,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主力已经开始了撤退,潘美(西路军)也做好了后退的打算。

可西路军还没开始行动,一道命令下来了。这个命令是让潘美带着百姓一块撤离。

宋太宗赵光义没有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而是仁义的变通了下——带走所有百姓。这样一来,留给辽军的只是一个空壳子,无论怎么算都不吃亏。

应该说他(赵光义)不懂得做生意,也没有和生意人打过交道,因为在做生意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成本问题。

带领百姓转移,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相当困难。辽军的机动性是相当强的,毕竟人家全都骑马,而百姓拖家带口,用的是两条腿。以两条腿和人家四个蹄子的战马赛跑,能跑得过才怪!更重要的带着百姓不但行军速度慢,而且还需要不断派出士兵去保护、引导,无形中又增加了负担。

潘美接到命令后左右为难。如果带着百姓难免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可不带百姓,如何向陛下交代!

就在潘美苦恼之际,他的副将杨业献出了一条计策。杨业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想到了一个绝处逢生的办法,不仅能保证百姓平安转移,而且还能给追兵一个迎头痛击。

“现在辽兵士气正盛,我们不可与他们正面交战,朝廷命令我等安全掩护几个州的百姓,只能秘密进行。朔州一路可断后,等辽兵来袭的时候,我们将他们引至石碣谷,并派一千弓弩手列在谷口。只要射住敌军阵脚,辽军断不敢贸然进攻,那时,三州百姓可确保安全了。”(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

在朔州的南边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叫石碣谷,杨业选择的伏击地点就是这里。

石碣谷是一条险要的山谷,谷口呈倒立的八字形结构,外宽内险,从外边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旦进入里面则会越走越窄,这里最适合做伏兵。杨业要做的就是把追兵引到这里。

这个计划的可执行性是很高的,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跳了出来,反对这个计划。这个人就是监军王侁。王侁没有上过战场,一介文臣。他这个人嫉贤妒能也就罢了,偏偏还好大喜功。曹彬惨败,宋军灰头土脸,王侁还幻想着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保不齐将来升官发财,或者青史留名啥的。应该说上天实现了王侁的愿望,不过不是青史留名,而是遗臭万年。

王侁不顾当前形势,反对石碣谷设伏,执意要潘美、杨业对抗追击而至的辽军。

这就很过分了。明明什么都不懂,还打肿脸充胖子,指手画脚,纸上谈兵。这反映了他愚蠢和无知的同时,也犯下了他人生中最不可饶恕的错误。

都监的身份是不同寻常的,再加上同流合污、蛇鼠一窝的刘文裕全力赞成,身为主帅的潘美最终同意和辽军一决雌雄(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

杨业担任边关守将多年,他心中清楚,以当前的形势是不足以应对追击而至的辽军,于是性格直爽的他执意反对和辽兵直接对抗,主张设伏,然后完成转移百姓的任务。

王侁非但不听,还嘲笑挖苦道:“平日不是号称杨无敌么,现在敌人就在眼前,不迎战,反而败退,这是何道理?贪生怕死还是投敌叛变?”(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这顶叛变的大帽子扣在了杨业的头上,杨业被气得当场脸就绿了,可他毕竟识大体,知道此时和这个白痴监军说什么也没用,他将目光转向了主帅潘美,大义凛然道:“杨业愿做大军先锋,如战事不利,可先保百姓撤离。业本是降将,得遇明主之恩,今以尺寸之功以报国恩。”

杨业这话说的决然,破釜沉舟。

在出兵之前,杨业指着陈家谷说道:“诸位在这里摆下步弓箭手,作为左右翼来支援,等我转战到此,立即用步兵夹击敌人。”

这是一个以自己为饵,和辽军血战的方案。

杨业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杨业作为先锋,和追击而至的耶律斜轸碰了个正着,双方直接开始了火拼,耶律斜轸命部下萧挞凛迎战杨业,而他负责掠阵。

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被称为帝国双壁。两人在辽国史上都是非常耀眼的人物。

耶律斜轸实际上是位很难缠的人物,和这样的人物交手,杨业自然是使尽全力,在兵少的情况下,且战且退,终于退到了投放诱饵的地方——陈家谷。

此时宋军已经伤亡惨重,残兵不过一千,还各个带伤,但是到达陈家谷后,并没有出现援军的影子。

是的,没有援军的出现,这太不正常了,不是吗?

《宋史列传杨业篇》给出了答案,里面有着这样一段记载: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这段话虽说很长,却透露出两个重要的线索:一,宋军后援确实按照部署埋伏在陈家谷口,只是时间差上出现了


状态提示:第63章 名将之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