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过程是曲折的。
赵匡胤就好似刚刚毕业,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一样,将面临人生中的种种遭遇,困惑以及挫折。
赵匡胤来到的第一站是复州(在今湖北),驻守在这里的是防御使王彦超。
王彦超大老板为人热情,对手下的士兵也很照顾。让他们定期休息,按时给发放工资,空闲了还组团去旅游(打土匪)。这应该算是个不错的领导吧?!
可赵匡胤在这里没有混出任何名堂,除了混了个脸熟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业绩。既没有升官,也没有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在当了几个月的实习生后,赵匡胤便离开了这里。
第二站--随州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是座名副其实的鄂北重镇。
可以说赵匡胤这次是动过一些脑筋的。首先这地方的领导是他父亲(赵弘殷)的老兄弟,一个战壕滚打出来的老战友。依照这种关系,在这儿混个先锋,上阵杀敌应该不算难事。
这里的刺史名叫董宗本,是镇守在这里的一员虎将。当他听说自己兄弟的儿子来投奔自己时,异常高兴,并热情的亲自去帐外迎接。
“眉分八采,目若朗星,眼角眉梢带着千层杀气,身前身后带着百步的威风,真可谓是玉质金相,器宇轩昂。”
这是董宗本初见赵匡胤时对他的评价。
董宗本对赵匡胤越看越是喜爱,越看越是欣赏——为有这样的侄儿而自豪。
于是下面的剧情就有些俗套了。两人开始拉家常。“你老爹的身体怎么样,我还喝过你的满月酒呢!没想到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总之两人是越说越亲近。于是称呼也就跟着变了。董宗本称赵匡胤为贤侄,赵匡胤称董宗本为董叔叔。
最后,董宗本把自己的儿子董遵诲拉了过来,让他和赵匡胤亲近亲近,并表示将来贤侄要是有了出息,多照顾照顾董遵诲。
应该说董大领导慧眼独具,他料定赵匡胤将来必成大器,并在这期间对这位侄儿照顾的极其周到,这让赵匡胤感动不已。不过也正因如此,赵匡胤自此麻烦不断。
董遵诲很不服气,而且有充足的理由。从小跟随父亲的董遵诲,自幼便在军营中生活。由于父亲的严格教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董遵诲很小便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父亲对自己依然如往常般严厉,但他能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赞赏和鼓励,对他而言这无声的激励就已经足够了。
和沉默的父亲相比,他的那些叔叔哥哥们(董宗本的部下)总是对自己赞赏有加,总说自己长大后可以超越父亲,一展心中抱负,成就不朽之功,前途无可限量云云。
董遵诲就是在这样的坏境下成长的。父亲的鼓励、叔叔们的赞赏、大哥们的恭维,让少年时的董遵诲也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代名将。
现在,天真的董遵诲还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赵匡胤的到来。
赵匡胤来到军营以后,父亲的眼神变了,比以前更加的严厉。他能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失望和惋惜;听到最多的是叔叔们让他再接再厉这一类的话语;大哥们的恭维也演变成了安慰。
所以董遵诲很不服气,非常的不服气!
为了证明自己,他决定去找赵匡胤讨论兵法。
之后的结果非常有意思,也比较戏剧化。史书对此记载仅四个字——拂袖而去。(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
讨论兵法,赵匡胤能说得对方理屈词穷,气愤的拂袖而去。可见赵匡胤的军事理论水平也是极有造诣的。
赵匡胤用真实水平告诉了董遵诲一句话:“小子,你差远呢!”
于是乎,恼羞成怒加上没有容人之量,董遵诲开始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由头去找赵匡胤讨论,总之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这个姓赵的强。
在相关文献中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事。
有一天,董遵诲做了一个梦,梦醒后高兴的去找赵匡胤“讨论”。
“每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登高台,遇黑蛇约长百尺余,俄化龙飞腾东北去,雷电随之,是何祥也!”
赵匡胤感到很无奈,首先此时正值半夜,再者你大晚上不睡觉,跑来就为一个梦?
赵匡胤很不给面子,道:“小子,你这是梦游吧!你当自己是卧龙么,这可一点也不好笑!”
董遵诲再次拂袖而去。
从此以后,董遵诲就开始记恨上了赵匡胤。
虽说董遵诲对赵匡胤是非常佩服的,无论是头脑还是身手。他嘴上不承认,心中却是敬佩万分。可连续几次的交锋让董遵诲颜面扫地,加上他没有容人之量,心中的敬佩逐渐变成了妒忌,甚至变成了怒火。
从此以后,董遵诲不断的给赵匡胤小鞋穿,一逮到机会就羞辱他。事态发展到最后,赵匡胤一看到他,便如同耗子见到猫,文献记载“太祖每避之”。赵匡胤不解:为什么董遵诲对别人和颜悦色,对自己却是横眉立目、怒容满面?
这个问题困扰了赵匡胤很多年,终于,在二十年后,赵匡胤找到了答案。
赵匡胤的脾气很好,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脾气。在蒙受几次羞辱后,赵匡胤决定辞职不干。
在他看来,和这种没有容人之量的人在一起是不会有前途的。
即使他的叔叔董宗本极力挽留,赵匡胤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
(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