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品读历史—宋>第36章 后蜀

这里可谓是世外桃源,自古除了道路不怎么好走之外,向来都是衣食无忧。

后蜀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繁华安逸,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都城更有“锦城”之称。而下一步,赵匡胤的目标就是灭掉后蜀。

后蜀的当家人是孟昶。说起这位孟兄,历史上早已贴上了昏庸无道的标签。可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分析史料,就会发现他应该不算是一个坏的帝王。他的政务处理能力并不差,为人很勤快。在他前期的大力整治下,后蜀极其繁荣。虽然后期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能完全抹杀掉他的能力与贡献。

其中独有的贡献还是文学方面的(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应该说孟昶是一个地道的知识分子,他爱好读书和收集各类经典著作,尤其喜爱儒家经典。可惜的是从春秋到五代,经过多年战火的洗礼,儒家十三经已经消失无几。人们所熟知的只有九经,即《诗经》、《易经》、《周礼》、《仪礼》、《礼记》、《书经》、《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后蜀皇帝孟昶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论语》并增加了《孟子》(注:《孟子》首次跨入诸经之列),形成并刊印成了‘’十一经‘’。

儒家的经典就这样再次被保留了下来,所以说孟昶还是有些贡献的。到了后来,南宋硕儒朱熹将这些经书进行整理和简化,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这也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古籍的宝典。时至今日,“四书五经”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好了,唯一的优点也捧完了,下面我们来说说孟昶的治国之道。

要说起后蜀这位皇帝,不能单纯的用好和坏来做评价,因为在他的人生当中,经历过年轻有为和昏庸无道两个阶段。

孟昶打小就聪明过人,17岁就开始代理朝政,应该算是个早熟的皇帝。其实当时的环境是很险恶的,大权落在了李仁罕的手中(类似鳌拜那样的权臣)。那时的李仁罕大权在握、春风得意,可惜没过几个月就被新上任的老板孟昶给杀掉,灭其全族。

一上台就诛杀大臣,这可引起了很多将领的不满,尤其是张业(李仁罕的外甥),居然打算利用他的职位(掌管禁军)来搞次宫廷政变。可就当他安排妥当,准备动手之际,孟昶却神奇的出现在了他的府邸,并对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吾还小,杀掉李仁罕是先父遗命,不得不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事到如今,身边没有可依靠的重臣,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协助我管理国家。”

事实证明,胡萝卜加大棒这招屡试不爽,在利益的驱使下,什么舅舅,什么亲戚都不如官位来的实在。随后张业被任命为宰相兼任判度支,这使他有些飘飘然,天真的认为孟昶是信任自己的,是离不开自己的。

孟昶虽小,但很有城府。当他得知张业打算政变时,竟不顾危险,亲自去化解这次危机。所幸的是他成功了,以高官爵位换来了后蜀政权的暂时稳定。

之后,孟昶处理公事变得谨慎小心,遇到棘手的事就虚心向张业请教请教,这让张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自己才是后蜀真正的主人。春风得意的张业不仅大肆培养自己的爪牙兴风作浪,做事还变的专断独行,很多需要和大臣们商量的事张业自己就擅自做了决定,这让很多大臣都甚是不满。

这正是孟昶所想要的结果——如果把一只疯狗关在笼子里,那它便会变得安分。可一旦打开笼子,这只疯狗便会露出獠牙,四处惹事。

张业就是这只疯狗,独断专行时没人搭理,在家私设监狱时无人理会,对百姓横征暴敛时孟昶同样也选择了冷眼旁观。

不是无所作为,恰巧相反,在孟昶的心中,张业早已经被钉上了死亡的标签,只差一个一击必杀的时机。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公元948年,张业的行为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百姓对他非常的痛恨。可他不在乎,百姓在他眼中只是一推狗屎而已。

从后来的发展看,可以说正是他的所作所为和对百姓的无视最终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

时机已然成熟,孟昶开始动手了。他的做法和康熙帝擒鳌拜如出一辙,先是将张业诏之宫殿,趁其不备时突下杀手,并秘密处死,最后昭告后蜀子民。

设计斩杀张业是孟昶少年最得意之作,既得到了百姓拥戴,又获得了大臣们的颂扬,还一举铲除了张业和其余党。自此孟昶亲政之路开启。

孟昶在位30余年(934-965),在继位初年,他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境内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使后蜀逐渐繁荣起来,国富民强,成为了这个动乱年代中的世外桃源。

在他治理朝政的中期和末期,孟昶开始变了,变的贪图享受,变的骄奢淫逸,甚至于连溺器都用精美昂贵的七宝装饰,足可见其奢靡程度。

孟昶是幸运的,在中原战乱频发之时,能够过的安稳自在,犹如神仙一般享受,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可这一切却在悄然之间发生着改变。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宋军就好似下山的猛虎,不断的攻城夺地,尤其是在占领荆、湖之地后。这让孟昶感觉到了潜在威胁。

孟昶虽然晚年昏庸无道,可他并没有失去敏锐的军事直觉。直觉再次告诉他,赵匡胤的目的是志在一统


状态提示:第36章 后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