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实际上是在去年的双十一之后才发现拼多多比狗东和美团更要命的,这个反应速度之慢让楚垣夕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美团和阿里的战斗是新零售领域的战斗,算是阿里的前沿阵地,而拼多多挑战的是电商,是阿里的核心地带,以拼多多接近200的增速居然会被阿里漠视了那么久,这事可就太有意思了。
可能阿里觉得拼多多不如狗东的地方在于金融科技和物流,但问题是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可能阿里觉得拼多多的gmv还低,但拼多多的用户数高啊!人家走的就是低客单价。
于是当阿里醒悟的时候已经有点不赶趟了,拼多多的用户数和现金流已经足够稳住自身的盘子,随时都可以反向整合供应链物流,提升自己电商环节的效率。
而阿里面对拼多多的挑战肯定感觉巨坑爹,因为他们当年是亲手把自己的团购产品聚划算从前台塞进中台的,结果给拼多多留出缝隙。而且这个缝隙正好是阿里的商业模式必然留白的部分,如果阿里也学拼多多回头吃团购进行裂变,它给电商导流的广告费还怎么收?
可以说拼多多依托微信进行团购裂变这一招是铁索横江,不学,就是放任拼多多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壮大,但学也没法学,首先裂变的渠道就是问题,在天朝必须借助企鹅才能定义这种新的零售场景,硬要学,还要伤害自身的商业逻辑。
于是阿里搞出一套歪招,效果很不好说。
首先是打出传统战术——二选一,要求拼多多上的品牌商撤店,就像当初打狗东的女装一样。
但问题是拼多多上大多数是小品牌商,品牌价值本身对拼多多的用户没任何意义,于是这边答应阿里,那边注册一个新品牌重新上拼多多开店。这让阿里制定战术的人措手不及。
然后阿里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给低客单价的商品增加搜索权重,极大侵害高客单价商家的权益。其次搞出淘宝特价版,作为一个独立app和拼多多对打。最后,不约而同的在多款app产品里挖掘下沉用户和新用户。
原本这也没什么,但问题是很多羊毛型商品只卖给下沉用户,一二线用户连看都看不到,搜都搜不着,遭到惨烈的区别对待。特别是优惠券活动,阿里系的app绝到什么程度?绝到优惠券活动搞成打开app直接弹出式,而且通过大数据挑人。
也就是说一二线老用户永远没有机会看到这种优惠券,因为整个app里就没有任何一个按钮点完了能弹出这个优惠券的领取面板,打开app之后也不弹。
楚垣夕当初发现办公手机上的阿里系app能弹出优惠券而自己手机不行的时候简直日了狗了,但是后来想想,总比那些被逼二选一的商家心情好多了。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
今后小康搞二选一的时候,一定不要傲慢。傲慢的二选一是你必须二选一,不傲慢的二选一是你选我,我给你降费用,你骑墙,那你费用巨高。
话虽如此,没有人希望自己有一天必须要用到二选一这招。
从功利的角度,楚垣夕希望阿里犯错。最好是拼多多能作为一个坦克拉住阿里的仇恨,这样小康才方便疯狂的输出,而企鹅则对拼多多进行治疗。等到未来某一天,小康再背刺一下企鹅,之后把巴人游戏卖给阿里,完美!
听楚垣夕这么说,胡世恒倒是认可,虽然小康还没发育起来,但是坏招子可比当初拼多多起家的时候多多了!两下一对比,学不了拼多多的,为什么就能学小康呢?
关键是阿里的学不是山寨,阿里不喜欢山寨,因为充满自信。阿里是这个星球上最蜜汁自信的公司了,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爆炸一样的信心。
因此和阿里的竞争,首先保证自己不犯错是前提。和巨头竞争的胜败不在于上限,而在于下限,把自己的下限提升到巨头级别就不容易输,而犯错则降下限。
至此,胡世恒基本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就算不满意,但至少是明确的答复。这样,他可以放心的参与小康的a轮投资,如果不考虑莫须有的a+轮,a轮的融资额应该在4.5亿¥,这个份额还是满多的,资本雄厚的大佬可以尽情的吃进,因此唯一关心的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毕竟这是一个漫长的投资,后面还有好几轮,要做出跟投二三十亿的思想准备,不可能不慎重。
他的心态逐渐放松下来,纵观楚垣夕的创业轨迹,做事还是滴水不漏的,比较让人放心。不过这家伙融资也是滴水不漏,让人糟心。
为什么a轮融资的时间选择8月份呢?因为8月份先进行里程碑4的推广,然后再进行a轮融资。有pre_a的1.5亿打底,帝都全城拓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然后效果出来之后要是超预期,立马进行融资,估值可能还要往上走一走,不见得只估30亿。
这小算盘打的!胡世恒就不明白了,这么安排就不怕推广失败扑街吗?这是多大的蜜汁自信才敢设计这么“滴水不漏”的时间表?
“哎对了,小楚,你里程碑4推广有什么计划吗?”
楚垣夕一愣,“您指什么计划?”
“就是推广计划啊。你店要陆续开两百家,投十多万辆单车,除了地面推广总得有其它计划吧?”
“噢,有不少。我给您说一个?”楚垣夕想了想,有些提前透露一下也无妨。“比如说我们有个‘单车骑行券’您知道吧?注册会员就送的那种,一次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