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诸天万界任务榜>18朝局之变

大封群臣之后,柴荣自知大限将至,开始安排最后的托孤事宜。会议地点,选在了万岁殿。参会人员包括新上任的符皇后,梁王柴宗训,三位宰执大臣范质、王溥、魏仁浦,还有禁军集团的代表赵匡胤和韩通。

柴荣奋起最后一点精神,交代完了托孤大事。确定了由太后听政,三位宰相共同辅政的总格局。然后取出两份早已写好的手诏,当众交给三位宰相加上封泥,并让他们在封泥上联合用印,一份留档,一份交由梁王柴宗训保管。

次日,今上病危,连日不起。

六月十九,柴荣病逝于万岁殿,享年三十九岁。

由于提前做好了一系列准备,柴荣的驾崩并没有引起天下骚动,一切事务都有条不紊的展开。

六月二十,叶长庚终于成功上位,距离自己的任务目标又近了一步。

宣读完遗诏之后,他在灵柩前即皇帝位,服饰纪元,全依旧时制度。

这一天,群臣在万岁殿东边奉梁王即位,朝廷内外举哀。

叶长庚虽不太懂繁琐的礼仪制度,但他现在顶着个七岁的小娃娃身份,就算行差踏错,旁人也无话可说。

何况,还有礼官不停的在旁教导指点,他就算依样画葫芦,也不至于出什么大错。因此,尽管最后累得狗一样,但整个即位大典,他还是顺顺利利坚持下来了。

继位、守孝,召见大臣,表面上看,叶长庚一夜之间就成了帝国的大忙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提线木偶。因而,叶长庚全程装傻充楞,毫无主见,完全忠实于柴宗训这个小孩子的角色。

如此一来,不但太后甚为欣慰,宰相班子也都感到很满意。

在柴宗训成年以前,这两股势力将会掌握大权,成为帝国的实际话事人。就算当不成帝国的老板,做个ceo也挺好的。这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真是说不出的美妙。

可是,皆大欢喜是不存在,此时此刻,就有两个人,对这种现有的格局很不满意。

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赵匡胤,一个则是初登大宝的叶长庚(柴宗训)。

赵匡胤的登顶计划,比他自己预想的还要顺利,对付慕容延钊的暗棋都没动用,就一举成为了禁军实际上的一把手。不得不说,他对柴荣的心理把握的非常到位,至始至终,柴荣都对他绝对的信任。

本来,殿前司的实力,就要略高于侍卫司,再加上侍卫司的头子李重进被安排去镇守扬州,所以,侍卫司现在当家的是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侍卫司二把手,从地位上讲,他就差了赵匡胤一个档次。

三十二岁的中央军统帅,即使是在军人当权的五代,也并不多见!

春风得意不过是暂时的,很快,赵匡胤就发现,自己这个所谓的禁军一把手,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位高权重!

自从设立了枢密院起,调军和掌军的大权就被分离开了,他这个一把手,没有调兵权!只要呆在京城,他就像被缚住爪牙的猛虎,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统帅而已。

将军不带兵,说话没人听!他的任何行为,都要受三个宰相的制衡。不通过枢密院,他的话连放屁都不如!

而赵匡胤的目标,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不但想要牢牢抓住军权,还要积极的参政议政,甚至掌握帝国的最高权力!

而现在的政治格局,显然是把他排除在决策层之外了!

为此烦恼的,并不只有赵匡胤一个,与此同时,叶长庚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原本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但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柴荣突然身死,就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着陈桥兵变即将发生。

现在太后和几个宰相,牢牢把持着朝政,自己完全成了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假如不能打破当前这种局面,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即便预知了陈桥兵变的整个过程,他仍是很难逆转最终的结果。

当了皇帝,叶长庚才发现,自己对钱财的需求更大了!

本来,身为天子,有內帑可以用。所谓的內帑,区别于国库,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钱。但叶长庚现在尚未成年,没有太后的同意,他连一文钱也别想取出来花用。

事情有坏的一面,自然也有好的一面。成为了君主,大义名分在手,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国孝期间,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快乐坊暂时是开不了张了。但是,后宫这块儿,现在完全是叶长庚自己说了算,只要太后不吭声,等孝期一满,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继续捞钱。

天子服丧以日代月,他只需要守孝二十七天,几乎是一转眼就能解封这项重大财源。

更重要的是,叶长庚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查阅各种文书材料,召见各级臣僚,特别是文学侍从大臣!

他的两个老师,杨徽之、赵邻几,很快被正式发展成了他的秘书班底,专门为他审阅、收集各种文字材料。

这两人都是年轻进士里的佼佼者,托付军国大事不成,但干这些文字工作,那是绝对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这二人的推荐下,叶长庚又提拔了卢多逊等人才。

即使如此,算一算手里的牌面,他现在夹袋里能用的人才仍然很有限,除了身边几个小太监,堪用的就得算是熊家这六兄弟了。不过,这些人都还没有经历过风雨考验,忠诚度毫无保证,成色究竟如何,还要留待日后检验。

古语有云:一人得道,鸡


状态提示:18朝局之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