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杨玉环的话,李隆基也就没再坚持:“一切都随你的意思。”说着高力士来说午膳已经预备整齐了,请皇帝和贵妃用膳。
等着午膳之后,李隆基扔下擦手的毛巾对着高力士说:“记得这附近有个道观,是当年老子骑青牛入函谷关,曾在哪里讲经论道。叫依仗先行,朕和娘子到那边走走。”
高力士忙着答应一声,亲自出去和禁军的将军们商量安排去了。杨玉环听着皇帝的话,有些疑惑地问:“三郎不是说还要赶着回去长安么?怎么却要流连起来了?”这次时间很紧张,已经要到了年底了,加上没有太子监国,很多政委等着皇帝会长安处理呢。而且年底下不少的典礼和朝会都要皇帝亲自主持的。
这会李隆基忽然在路上游山玩水起来,等着耽误了要紧的庆典和祭祀可好看了,李隆基却是微微蹙眉,心事重重的对着杨玉环说:“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来还有好多政务,一直到了新年都不能得闲,就觉得心里郁闷的很,干脆偷得半日闲,咱们出去散散心。”
肯定不是,就算李隆基怠政了,也不会这样逃避。杨玉环知道皇帝肯定是有心事。但是李隆基的表情分明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因此杨玉环也就没有接着问。吃了午饭不宜立刻休息,她拉着李隆基在行宫里面散步。已经是寒天地冻的时候了,到处都是草木凋零的样子。杨玉环和李隆基转了一会,也觉得百无聊赖。杨玉环心里一动,对着皇帝说:“既然三郎要留下来,不如我们现在悄悄地出去走走。”
李隆基听着杨玉环的话,点点头:“附近有个市镇,就到那边走走,也算是体察民情。”杨玉环则是一脸向往的说:“要到年底下了,不少的村子都有社会,我们也去看看。没准还能碰上他们赶集呢。听着侍女们说赶集很热闹的。”女人都是喜欢逛街的。杨玉环听着说去前边不远的市镇上走走,立刻欢喜起来。
两个人换了衣裳,跟着几个随从就骑着马到不远的额市镇上了,要到了新年,到处都弥漫着要过新年的兴奋和热闹,路上不少的人或者是赶着车,或者是担着担子,三三两两在路上溜达着。这些人身上都穿的还算暖和,脸上也都是精神不错。看起来平常都是丰衣足食的样子,见着皇帝和贵妃一行人,也没特别惧怕的神色,只是纷纷让到了路边上叫他们先走。
大概是这里离着行宫很近,附近的人都看惯了跟随皇帝来往的达官显贵了,因此他们并没盯着这些浑身锦绣的人指指点点。一阵乐曲声音传来,虽然和梨园弟子们演奏的音乐差远了,但是也算是有点模样。李隆基好奇的问一个赶着牛车的人:“这是哪里来的乐声啊?难道是有寺庙在法事不成?”
那个赶车的人指着不愿一片房屋:“那是本地的一个富户,他得了个女儿,正在办满月宴呢。我这车子上的酒就要送到他们家的。附近的人都到他们家贺喜去了。郎君要是想歇歇脚,吃点东西,也可以到他们家去。为了庆贺得了女儿,葛家可是摆了流水席。”
生一个女儿竟然这么铺张的请客。要知道尽管在唐朝妇女的地位不算低了,可是男人还是主要劳动力啊。那个人家也只是当地的富户,怎么竟然这么大手笔的庆贺女儿满月?李隆基忍不住问:“这家主人难道是一直盼着生女儿,现在如愿以偿,才会这样大肆庆祝?”
“不是他们家已经生了八个女儿了,这是第九个,却一直没有生儿子出来。”赶车的人露出个嘲讽的笑容,八卦的说:“他家良田千顷,还有个磨坊,上百的骡马耕牛,结果不仅是他们家娘子没生出来儿子,连着买了不少小妾还是没一个生出来儿子。今天这个女儿是第九个了,虽然是他们家娘子生的,可是有什么用处还不是个小娘子,不能继承家业的!”
杨玉环听着车夫的话,忍不住满头黑线,重男轻女的风气还真是根深蒂固,历史悠久啊。李隆基随口笑着说:“大概是这家的主人想要去去晦气,才借着小女儿满月的机会大肆操办下。没准第十个孩子就是个男孩了。”
谁知那个赶车的哼了一声,不屑的说:“什么啊,他们是说生了九个女儿,若是有一个长相出众能有幸进宫,也和现在的贵妃一样独得恩宠,他们家还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到时候圣人给葛家的大朗封个官职,什么金钱美人自有人源源不绝的送上门来。还愁自己花钱买小妾生儿子吗?”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杨玉环和李隆基都是一头黑线,他们互相对视一样,只剩下苦笑了。
两个人没了游玩的兴致,随便走了走就回行宫了,第二天一早上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到了一座隐藏在山里的道观。杨玉环恍然大悟,她想起来了,当初她做女道士的时候,离开洛阳来长安的路上就来过这里。
“原来是这里,三郎为什么不早说?”杨玉环上下打量着有些破败的山门,里面出来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对着皇帝稽首问好。
李隆基对那个道士点点头,拉着杨玉环径自进去。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