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也累得够呛,教了他们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夜里八九点,才确定四个人不会出错,临睡前,他又叮嘱四个人明天继续排练。
……
次日中午的时候。
正当王琛在布置准备充当公堂厂房的时候,丁签判带来一个好消息,发簪找到了,华家附近的两三个邻居也回忆起案发当日确实见过王世美,愿意出来指证。
王琛又亲自接见了华家的三个邻居,询问了一些事情。
又过了一日。
上午的时候,大理寺的陈寺卿、淮南东路转运使范旻勾、通州知州曾环以及负责司法的四个部门司理参军等等官员齐聚一堂。
经过协商,在王琛的强烈要求之下,众人答应今晚审案。
为什么要晚上审案?
因为王琛要使用一些“阴谋诡计”,必须利用夜晚的环境。
……
关于华家十三口灭门案今晚开审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都知道这次的主审官是王琛,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兴风作浪,整个通州静海范围之内都对王琛展开了强烈质疑。
贩夫走卒。
豪门世家。
乃至通州州衙官员们。
都跟打了鸡血似得。
一名通州城颇有名望的老叟就公开炮轰了王琛当主审官,大致是这么说的:华家十三口被灭乃是震惊通州的大事,嫌烦冷氏据说乃是静海知州王琛的长工,难道审案不用避嫌?不用回避?王知州成为此案主审官,很有可能会徇私舞弊!
寻常说来,一个老叟说的话能掀起什么浪花?但偏偏,这名老叟是通州著名教书先生,从业三十余年,门人弟子填其室,很多读书人一瞅,嚯,老师都开炮了,肯定得鼎力相助啊。
于是炮轰声更响烈了。
“是啊,太徇私了。”
“王知州审自家长工的案子?要没猫腻,我爸脑袋拧下来!”
“朝廷这是在搞什么?为何会让王知州成为华家灭门案主审官?这不是胡闹么!”
“王琛他是什么?当官之前一商人而已,他懂审案吗?审什么?还不是想包庇自家长工?”
“这是蒙蔽世人啊!”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王琛有什么资格?他不配当这个主审官!”
“没错,今晚咱们都去看看,要是发现他真的徇私目无王法,吾等联名上书去汴京告御状,我辈读书人,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他贵为静海知州又如何?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乃我等读书人的风范!”
……
另一边。
汴京,皇宫里。
赵匡胤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他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得知了一些信息,然后他笑呵呵地把文书往桌子上一扔,“晋王,你也看看。”
赵光义挺机灵,拱拱手道:“不敢,不敢。”
“让你看就看。”
“好。”
赵光义拿起文书看了起来,半响后,他蹙眉道:“陈寺卿为何答应王大夫成为主审官?人犯冷氏不是王大夫的长工吗?照理说应该避嫌啊。”
赵匡胤笑吟吟道:“我早知如此,特地叮嘱陈寺卿,一旦人犯或者王大夫提及便允了。”
赵光义瞬间反应过来,一惊,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匡胤微微颔首。
是的,他就是要让王琛在老百姓口碑中变坏,失去公信力度,一旦这件案子王琛想要徇私舞弊,回头整个静海肯定没人服,到时再想全盘掌控静海?不可能!
“王琛此人宛如潜龙在渊,还未苏醒,若是得势,恐怕我赵家天下会被窃取。”赵匡胤目光深邃地盯着赵光义,“我和你有金匮之盟,未来皇位还要你来接任,一定要记住,若是王琛鼓捣出电能,立刻杀!无!赦!”
赵光义唯唯诺诺道:“不敢不敢,陛下的皇位应当传给皇侄。”嘴里这么说,他心里却对赵匡胤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赵光义觉得王琛是个人才,平时也没什么野心,在京城的时候和权贵们没啥接触,之前要五十万贯钱的时候,还得罪了不少人,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谋反?怎么可能会窃取赵家江山?反正他是想好了,以后要是能当皇帝,一定要重用王琛。
赵光义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盼望超越开国帝王的哥哥赵匡胤,盼望成为千古一帝,和始皇帝齐名,甚至是超越,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身能力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常困难,王琛的出现,让赵光义看到了希望,电能、工业雏形、经济理论,等等等等,他都觉得,一旦能够实行成功,势必会让社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大宋朝也会变得更加强大,横扫天下不是没可能。
到时,千古一帝秦始皇算什么?
赵光义心中火热,恨不得立刻取代赵匡胤成为皇帝,但是他这个人城府非常深,半点都没露出野望。
“呵呵,说笑了,我说过皇位会传给你,一定会传。”赵匡胤面目和善,言罢,他挥了挥手,“我有些倦了,你退下吧。”
“是,陛下。”赵光义恭恭敬敬走了。
赵匡胤盯着赵光义的背影,笑容渐渐消失,眼眸子里慢慢浮现出狠厉的目光。
随即,赵匡胤摇摇头,又看向东南方向,冷笑一声,“不归朕所用,那朕就灭了你!”
……
通州城舆论一片倒!
王琛头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本来很多平头老百姓听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