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豆腐大将军>第136章 大魏亡了

当徐盛得知洛阳城被蜀军攻破,曹叡被俘之后,突然明白了司马懿为何退走,大魏这是亡了啊!

可他为啥不顺势进入寿春呢?

要么与寿春守将一齐投降,要么自立一派。

曹叡宣布各地的魏军士卒向汉军投降。

徐盛想不明白,难不成司马懿并不想投降?

不过徐盛也知道此时是趁乱摸鱼的大好时机,决定试试运气,急忙派人向寿春城喊话。

司马懿既然知道大魏亡了,那肯定会告诉贾逵的,要是能诈开寿春,寿春城高水深,粮草充足,靠近水系,利用战船从江东可直接到达寿春,那江东以后向中原用兵,简直方便许多。

可惜他派去的喊话的人,被贾逵乱箭射死射回。

回去江东是不可能回去的,身后贾逵一直不出战,万一在背后捅自己一刀,那就完了,更何况还要穿过合肥张虎的防线,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徐盛寻思,一呢是跟在司马懿身后,开往徐州,与主公汇合,二呢,就是趁着豫州兵力空虚,大多数魏兵已经被调走,而张飞从穿过豫州之后,与其余蜀军混合一处,围攻洛阳,现在豫州也几乎没有任何蜀军。

而且豫州的魏军要么被吸引到了洛阳方向,要么被司马懿带往徐州了。

要不趁着势头占领豫州,到时候在打嘴皮仗,徐盛猜测刘备肯定会抓住时机,乘胜追击,攻打并州冀州等北地,防止大魏残余力量反扑。

曹丕又不是曹叡一个儿子,些许魏超势力也不会就此投降。

而荆州关羽为了支援他儿子关索,手中没有多少富裕士卒。

徐盛想了半天,打定主意之后,立马给孙权写信,告知主公自己的计划,请求从江东继续抽调士卒,前来支援自己在豫州占领脚跟。

派出哨骑前往徐州之后,徐盛领着万余士卒,一股脑的冲进豫州,进行抢占地盘等军事行动,为保证江东未来的利益,必须趁机拿下足够的本钱。

汉军在洛阳城接受大批降卒之后,趁热打铁之下,张飞接到关索的信,直接带领士卒先行进入冀州,追击曹叡的行踪。

只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既然曹叡不肯走虎牢关进入兖州,也不大可能去往并州,只有逃亡冀州,背靠冀青二州卷土重来。

关索之前派出邓艾,搅乱冀州,只是为了干扰视线,给消息不灵通的曹叡打马虎眼,也没想曹叡会转道跑入冀州。关索只能寄希望邓艾有抓住一国皇帝的属性。

此役,对于汉军来言,有着重大意义,攻破敌军首都,从偏居一隅到问鼎中原,如今天下攻守之势互换。

刘备熬过了所有人,终于亮出獠牙,向世人宣告,季汉重新崛起的势头。

此役起因是曹丕第三次打孙权,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着打孙权,暗地则是想要引诱关索进入豫州既定的包围圈,干掉关索。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事态到了不可控的局面,在加上曹丕染病身死,对于大魏这个才建立七年的王朝来言,简直是晴天霹雳。

幽州战乱,孙权攻入徐州,与曹休对峙,关索自南阳郡一路势如破竹,牵制吸引豫州司马懿的大军远离洛阳,配合张飞迅速逼近洛阳。

曹叡平稳接替皇位,值此内忧外患之时,尽管城府颇深,但在处理国事上也颇显稚嫩,需要时间的打磨。

之后关索虚晃一枪,率军闯入兖州,配合刘备等人当初定下的策略,采用中心开花,直捣敌都之策。

汉军围困洛阳城之后,牵制洛阳大量守军,采用围点打援,多面开花,在其余各州郡展开争夺战,占领各地之后,在挥师努力围攻洛阳,本就做好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要不然刘备也不会积蓄这么长的时间。

计划是计划的好好的,结果先前的计划没怎么用上,攻破洛阳完全是非常侥幸之举。

没有文钦,没有兖州刺史恒范,怕是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把洛阳被攻破,俘获大量魏军士卒与官员,逼迫曹叡遁走,导致“大魏灭亡”的事件出现。

至于等曹叡重新向世人宣告大魏还没有灭亡的声音之前,这期间可以运作的事情太多了。

孙权收到大魏亡了的消息之后,立马派出使者劝降曹休,开出条件我帮你打刘备啊,帮你报仇,我诚意十足之类的,只要你投降,前途是有的,我们必定与刘备不死不休啊,结果曹休把使者的脑袋砍了,派快马把江东使者的脑袋扔到了江东大营之外。

对此,孙权虽然气愤,不过一想,曹休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若是曹休真的满口答应,那孙权怕是更要多想一番了。

曹叡投降了,那曹家其余人可不会投降,他们会继续维持大魏王朝,既然不肯合作,那就别怪自己痛打落水狗了。

孙权收到大将徐盛的信,占领豫州的如此机会,焉能错过!

陆逊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万一豫州是刘备故意留给我们的,让我们从江东抽调兵力,他好釜底抽薪,攻打江东。

对于陆逊的想法,孙权心中有了一丝的犹豫,不过问鼎中原的强大野心,在这一刻得以见到希望的时候,孙权坚持自己的想法。

此时陆逊并未挫败刘备,接替吕蒙担任大都督之后,与魏军交战,虽然没吃亏,但也没占便宜,表现的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孙权现在未曾做到巨无事细的都要问过陆逊之后,在做出决定。

孙权被点燃的雄心,压制


状态提示:第136章 大魏亡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