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铁血大民国>第 577 鏖兵朝鲜 六
,老人和孩子的比例非常高,几乎占到50以上。很显然同我们交战的,并不是北韩军精锐。”朝鲜方面军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介绍说。“方面军司令部估计,真正的苦战很有可能出现在北韩军的第二道或第三道防线上,甚至可能出现在平壤城!”

“这是典型的纵深防御布局,”布柳赫尔听完了翻译的转述。就站起身走到墙壁上挂着的大幅地图旁边,拿起一根指挥棒指着上面的38线以北地区道:“已经查明的情况是,在平壤以南,韩军部署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之间相隔20到30公里,而且一道比一道坚固。在三道防线之后还有重兵布防的平壤。或者说平壤就是第四道防线,也是北韩军进行最后抵抗的战场,但绝不是这场朝鲜战争的终点!因为北韩军背后的中国人才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他们就是在等我们打到精疲力竭后投入反击!

而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意图,也是将中国的部分力量引向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地形狭窄。遍布山峦,这样的地形是不利于拥有大量机械化装备的中国军队发挥其优势的。”布柳赫尔略微停顿:“托洛茨基同志希望,日本可以用200万红军牵制住150万中国军队,这对整个世界革命的胜利尤为重要!”

武田亨感觉到,当翻译转述布柳赫尔讲话的时候,会议室里大部分的日军将领脸上都露出了不快的表情。

“我们现在所要追求的战略目标,就是尽快将中国人的力量吸引到朝鲜半岛上来!”布柳赫尔又加重了语气。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会议室里面的日军将领们一眼,将所有人的表情都括武田在内,全都面色阴沉。

“顾问同志!”武田忽然大声开口道:“是不是等到中国人的150万大军被吸引到朝鲜半岛,苏联红军就将在蒙古和满洲出击呢?”

他说的是日语,所有的日军将领听到这话,都将目光投向了布柳赫尔。布柳赫尔听完了翻译的转述,才微微一笑,摇摇头道:“武田同志,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远东滨海、满洲和北朝鲜是苏维埃日本发展所必需的生命线,日本人民为开发那些地区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辛劳,收复远东滨海、满洲和北朝鲜是日本gcd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苏联愿意帮助日本gcd完成这个使命。”

等到这番话被翻译成日语后,会议室里面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下来。每一个日军将领脸上都洋溢出了满意的笑容。布柳赫尔继续往下说道:“但是,世界革命是一个整体,不是苏日两国对中国,而是整个gc主义阵营对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场总攻!在座的诸位都是日本最优秀的军事专家,应该了解,军事上面的原则就是集中力量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而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薄弱环节很显然不是中国!所以我们在朝鲜所采取的进攻,用你们东方人的话说,就是声东击西。

中国有250万到350万陆军,其中真正的精华,也就是由所谓的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骑兵师为主力的机械化部队有75万到100万,拥有6000到7000辆坦克或强击火炮。这支力量对苏联远东、西伯利亚和中亚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将其牵制在满洲和朝鲜半岛,苏联红军的38个坦克军和4个骑兵集团军就没有办法全部投入到欧洲、西亚和南亚战场。”

武田亨的心沉了下去,布柳赫尔现在所说的话他也心知肚明,可是却从来没有在日本红军的那些“旧军官”面前透露过。现在布柳赫尔竟然不和自己商量就捅破这层窗户纸,真不知道这些“旧军官”会做出什么反应?

“布柳赫尔同志……”武田亨脸上闪过一丝怒火,刚张开口便被布柳赫尔挥手打断,布柳赫尔接着说:“我知道日本红军中的大多数干部都希望先解决中国,但是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而且中国人民被修正主义分子的愚民教育所蒙蔽,对苏联和日本充满仇恨,如果我们两国的红军攻入中国,他们是不会用‘盐和面包’欢迎我们的,这一点我们从北韩军队的拼死抵抗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而印度、南洋、中东、北非的情况就完全不同。那里的国家和人民都处于西方列强的奴役之下。我们红军给他们带去的只有解放,我们将砸碎帝国主义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锁链,而他们也将在获得解放和自由之后拿起武器加入我们的队伍。同志们,你们想想看,印度、南洋、中东和北非有多少人口?将近四万万啊!只要有百分之一能够拿起武器追随我们战斗。我们就多出四百万红军!那里的劳动力、石油、铁矿石、天然橡胶、大米、小麦、锡矿、铜矿还有各种各样的珍贵资源都将成为世界革命的强劲动力!

而且,在印度、南洋、中东、北非获得解放之后,反动中国将处于革命力量的包围之下,大英帝国也将分崩离析,德国这个军事力量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会因为失去石油和各种稀有金属来源而失去活力,世界革命的胜利将指日可待!

而日本。只有在赢得世界革命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她想要的一切!反之,如果世界革命失败,你们也将失去一切,哪怕你们能暂时占有满洲、远东滨海和北朝鲜,也改变不了最终的命运!我想你们应该已经知道要如何选择了吧?”

在翻译将布柳赫尔的话一句句译成日语的时候。武田的目光一遍遍在会议室中扫过,留心观察着每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就怕有哪


状态提示:第 577 鏖兵朝鲜 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