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唐霸皇李恪>唐朝的官职制度 下
类是常设科目,有秀才、明、进士科。最初只设秀才、明两科。秀才先试策,并加杂。如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杜正玄投考秀才科,当时杂考试很难。那年的题目是拟作《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白鹦鹉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的考题是拟作《贾谊过秦论》及《尚书·汤誓》、《匠人箴》、《几赋》等。当时秀才科的录取标准很高,每次考试及第的人很少,几乎成为虚悬的科目。后来又增置了进士科,只试策,不考杂,增加了录取的人数。明科只考《九》、或帖或问义,及第的人数较多。隋朝的刘焯、王贞、杜正玄、杜正藏、许敬宗等,都是秀才出身;房玄龄、侯君素、孙伏伽、杨纂等,都是进士出身;孔颖达、韦云起等,都是明出身。以“试策”取士,在中国选官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从此开始。唐王朝建立之后,继续实行科举取士,并把这一制度更加完善起来。唐代选官科目有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分科举行一次。其考生主要来源是生徒与乡贡两方面。在唐代,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弘馆、崇馆;地方有州县学。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名额。学生入学年龄和学习年限,也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主要有《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邓恪⒀律的,则主要学习有关学、算术、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书籍。每年冬天,国子监、弘馆、崇馆以及各州县学都要将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就叫做生徒。那些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者,则向州县“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考试合格,由州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随各州进贡物品解送,所以称为乡贡。《通·选举三》: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籍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唐代常科考试科目很多。据《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其中明字、明法、明算等科,不为人们重视。俊士、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科,并不常举行。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唐太宗贞观年间规定,凡被推荐应秀才科而未能中选者,其所在州的长官要受处分。因为选拔严格,所以应试者很少。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曾一度停止秀才科。后来虽然恢复,但主持考试的人,因为此科久废,不愿录取。因而明、进士两科就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进士两科,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是义或者是时事。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4年),进士科加试读史一部。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进士科加试帖。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明加试帖,进士加试杂。这种考试办法,偏重帖,士子死记硬背,毫无实际意义。至玄宗时,又规定加试诗赋,据《新唐书·杨绾传》载:天宝十三载(公元54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洞晓玄、辞藻宏华、军谋出众等举人……取词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但是,两科考试内容各有偏重,大抵是:进士重诗赋,明重帖墨义。因为帖墨义只要能熟读传及其注释就可登第,而诗赋则需要具有学才能。同时,录取的名额明又比进士多得多,《通·选举三》: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达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明科得第,每年有一、二百人,而进士科得第的,有时只有几人,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法:“三十老明,五十少进士”。可见在唐代众科中,最贵重是进士科,所以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朝初年,常科考试是由尚书省之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主持的,《通·选举三注》:“武德旧制,以考功郎中监试贡举,贞观以后,则考功员外郎专掌之”。开元二十四年(公元6年),考功员外郎李昂因诋毁进士李权的章,大受李权的辱骂。由于发生这个事件,朝官议论纷纭,都认为由郎官主持科场,职位太低,威望不高。于是,玄宗决定把主考权移给礼部,由礼部侍郎(正四品下)主持。此后,历代相沿不改。唐皇朝对选拔人才十分重视,严防弄虚作假,挟带舞弊,每逢科考,兵卫森严,防患备至。举人入场仪式,也极为隆重。《通·选举三》:先试之期,命举人谒于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学,宰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集群议,讲论而退。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当时人称之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有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进士曲江大会,有时皇帝还登紫云楼垂帘观看。士子登科之后,并不立即授予官职,还要再过吏部考试,这种考试,叫做“省试”或“释褐试”。考试

状态提示:唐朝的官职制度 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