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是她的小名,娘亲才会这么叫。主公称呼她为梅小姐,熟悉以后就只叫她梅姑娘。也不怪主公冷漠,他不喜欢念从内地来的人的名字,说那是对汉人的侮辱。梅子全名梅三三,是出生时父母年龄相加得来的。她爹死的早,全靠母亲把她拉扯大。女孩的记忆中父亲始终只有个模糊的影子,她大概记得父亲是个卖盐的。
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走,入夜了才回家。那时她多半都睡了,只能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听着父母的对话。
“当家的,就别干这买卖了吧?被官府抓到要杀头的。”母亲忧心忡忡,梅子偷偷睁开眼,外屋的土墙上有双亲的影子,随着油灯一晃一晃的。
“诶,婆娘没见识呀,你瞅瞅地里的收成够交租?巴雅尔老爷年前说过,再交不起租子,他就管不了啦。衙门那边又放话,汉人不交租子,男充军女入营。”
三三听不懂什么是“充军入营”,她只觉得油灯晃来晃去的,很难睡着。沉重的谈话没有持久太久,不一会,母亲便吹灭了灯。她入睡前,还能听到父亲的叹息。
“汉娃子出来!滚出来!”门外的吵闹吓醒了她,等她从里屋探出头,外屋的父母正慌慌张张的穿着衣服。
门被踢开了,只看那毛茸茸的大脚,便知道谁来了。是巴雅尔老爷和他的qín_shòu帮闲,乌兰。那只脚不仅毛多,每根脚趾上都有又黑又硬的甲壳。所以乌兰很不喜欢穿鞋,太磨脚。
长满了黑色硬毛的脸伸进屋里,猴子般的黄眼睛在母亲身上停留了好一阵。母亲拉着吓呆的梅藏到了父亲身后,所幸乌兰没再做出格的举动。qín_shòu一晃脑袋,呲着它的牙齿:“快点,汉娃子,老爷在外面等呢!”乌兰的牙齿比人尖利的多,总爱抓住机会展现一番。
父亲可不敢让蒙古地主在外面久等,他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屋外,母亲和梅子紧随其后。
地主巴着汉人习惯束发,头上戴着顶黑色儒巾。大且宽的圆脸和细长的眯缝眼,则暴露了他身为征服者的血统。有别于他的祖先,巴雅尔不算残忍好杀。当着围观村民的面,他甚至训斥了乌兰一通。
“你这孽障,踢门作甚?我怎么交待你的,恩?”巴雅尔老爷一家很早以前就住进了石河乡,几十年下来,到了巴雅尔,连口音都是地地道道的中书省人氏。
“不打紧,不打紧,老爷。”父亲陪着笑脸,点头哈腰。母亲见状赶紧按下梅的头,做着感激涕零的样子。
平时巴雅尔来村里绕弯,只带一个书童。跟村西头的老童生聊聊天,接受下街坊邻居的问候,过的优哉游哉。他虽是个蒙古人,却极力避免跟治下的汉人居民分出个区别来。身边这qín_shòu帮闲形象狰狞,没个人样,巴雅尔也不待见它,轻易不会带出来示人。乌兰只来过村里一次,那是因为要抓李五四一家,他们贩私盐,坏了官府的规矩。
“唉,老梅啊,你要遭。”巴雅尔连连摆手,止住了父亲的讨饶,“非我要与你为难,是盐场的管勾,县里的巡检。”
“带走吧,乌兰。”巴雅尔长叹一声,自顾自的转身离去,围观的村民给他让出了一条路。蒙古地主越走越快,也不知他是害怕沉默的民众,还是不忍心去看接下来的事。
地主老爷汉人的书读多了,平日便以中国人自居,与县城的蒙古驻军都不怎么对付。但随他来的qín_shòu乌兰,隶属于探马赤军,可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铁杆。它从腰带上解下一副镣铐,丢在父亲面前。
“汉娃子,自个儿拷上,别逼爷动手。”猴子的嘴里说着人话的确滑稽,可没人敢笑。父亲已是村里最高最壮的男人了,乌兰比他大了整整一圈。qín_shòu穿着探马赤军的褂子,无袖的马褂展示了他密布黑毛的粗壮胳膊,腰间挂有铁锤,把皮带坠的拖到了腿上
要是巴雅尔没走,母亲肯定会带着梅扑倒在他脚下,把头磕出血。遇到不太严重的事,比如欠个租子啥的,巴雅尔也就算了,来年补齐便可。但父亲这是贩私盐,够得上杀头,最轻也是个充军流放,具体如何,得看巡检大人的心情了。
母亲给父亲戴好了枷锁,哭着跑进了屋里,不一会就提了个包裹出来。里面装着一家积攒的钱财,等到了衙门都得孝敬给巡检。父亲能不能活命,就看这个了。母亲特意摸出了一把碎银子递给乌兰,猴子在手里掂量掂量,塞进了上衣里。
“快走吧,梅五四,路远着呢。”看在银子的份上,qín_shòu喊了父亲的大名。
围着的村民有五六十个,光是壮小伙就不下二十人,然而街坊顺从的退开了。只有几个年轻人不服气的瞪着猴子,很快便被人拉走。qín_shòu冷哼一声,表示了它的不屑一顾,探马赤军的qín_shòu带走了私盐贩子梅五四一家。
上次战争结束也不过几代人的时间,蒙古军的qín_shòu有多可怕,经过口口相传,余威犹在。
“乌大人,咱们不是去县城吗?”眼见猴子领着净往小路走,母亲虽然怕它,还是问了。
“你个婆娘问那么多作甚,只管走便是。”猴子头也不回,它抓着父亲的枷锁,一家人只能跟着他。
渐渐的,树木变多,人倒是一个都不见。qín_shòu把父亲绑到了棵小树上,狞笑着朝母亲和梅走去。
“乌大人,你这是做什么?”父亲想要挣脱枷锁,却动弹不得。母亲护着梅步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