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同志,你别着急啊。且听我把话说完。”我接着说:“这道门也是如此。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墓主知道,无论设计多么精巧的机关,都难以阻止后人打开这道门,世界上永远不会存在无法打开的门。所以,墓主用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反其道而行之,如果猜的没错,这道门压根就没有锁,也没有什么机关。”
四爷眼睛一亮,微微笑着说:“夏南,看来你是真聪明。这果然是一个最好的机关。”
我见书生和老许还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接着说:“老许,对于一个普通人,如果想打开一扇门,应该怎么做?”
“肯定是推门啊...啊!我也知道了!对啊,这个设计真是绝了!”老许在我的暗示下,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书生说:“我日!你们三人打什么哑谜,在这忽悠洒家呢?赶紧直说,磨磨叨叨的,跟个娘们儿似的。”
“笨蛋,夏南的意思就是,这个门压根没有机关锁着,因为它并不是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是推开的,而是应该拉开!”老许对书生解释道。
书生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墓主可真是个鬼机灵,跟常人两样啊,像这种耍小聪明的人,是组织最不喜欢的同志。”
其实我也是灵机一动,想到的这层意思。只是不知是否就是正确答案,到底能不能拉开这道门,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只能试试看才知道是否成功。我们几人又开始摩拳擦掌,一起上去准备拉门。到了门前面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门既无把手,也无抓处,怎么着手拉动呢?
四爷看了看那门,说咱们能不能用匕首从门缝中间插进去,然后用匕首撬动大门?我们别无他法,只好试试看。那匕首是在军品店买的军用匕首,据说是老板从内部渠道在军队中搞出来的一批货,匕刃锋利,匕身坚硬。这次用来撬门,只能依靠它了。我们把四把匕首并排插进门缝,两人一组分别向左右用力。这门的确沉重的很,不过并非无法打开,看来我的猜测是正确的。大家喊着号子用力撬动,那古老的青铜门,吱呀呀地居然真的打开一道缝隙。
我激动不已,呼喊着大家加油继续,但是四爷制止了我们。他说:“门里可能千年没有通风,空气停滞极易产生细菌。何况这是在古墓中,尸气和阴气都很重。我们最好不要贸然开门,先静等一会儿。”
老许也同意四爷的判断,说道:“四爷说的极有道理。这门已经裂开一个缝隙,空气流动得很快,过一阵子就可以进去了。”
然后在等待空气更新的时候,老许讲了一个曾经发生在考古队里的故事。当年老许还是学生时,曾经在一个历史研究所实习。那年夏天,有个农民挖地窖挖出了古董,就上报到派出所。老许所在的研究所奉命派出一个考古队前去进行抢救性发掘。老许作为实习生,也获得批准跟着跑去学习。那是一个明朝古墓,队里的考古专家对此都不屑一顾。明清时代离现在时间跨度较小,所以明清墓地发现的较多,也就不像秦汉时期的古墓那么有轰动性的研究价值。但是既然来了,就得为历史负责、为人民负责,挖掘是必须的,进展也很迅速。可是挖到地宫入口时,带班的队长和队里的专家恰巧都在农房里喝酒,那些干活的不是雇来的农民就是几个半吊子的实习生。大家都没意识到危险悄然来临。当时在坑内作业的几个农民都觉得头有些晕,以为是夏天干活有些中暑,也就没当回事。过了不久,这些干活的人突然纷纷晕倒,坑上那些实习生也慌了神,有几个人下去想看看情况,也都陆续昏迷过去。老许当时正在坑上用白灰勾勒墓地大概的区域,见到这些人都晕了,赶紧去不远处的农房里喊老师。队长、专家的都赶忙跑过来,用钩子、绳子将坑内众人逐一拉了上来。后来经过医院抢救,这些人才脱离生命危险。除了这么大事,上级派出了调查组。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地宫内封闭的空气内含毒气,要不是老许见机行事,那些人恐怕再也无法干考古了。当然,最后队长和专家全都被处理了。但这次经历让老许在考古行动中更加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