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生于1984>第八十四章 日常(五)

金马奖,相对来说绝对是华语电影圈权威性最高的奖项。

尽管每一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它的评奖标准很小众,再加上两岸之间特殊的政治性,很多次的评选结果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没办法,金鸡百花几乎成了笑话,金像又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整个华语电影圈,能让人信服的也就只有金马了。

金马奖对新人导演向来很报以宽容的态度。

起步阶段的奖赏,总比你名满天下再给你颁奖要好得多。

许辉接过何晓雯递来的手机,看了一下内容。

还真是给了一堆的提名。

就是不晓得会不会只提名不给任何奖项。

“这条消息到网上了吗?”

许辉有点奇怪,这消息何晓雯是从哪知道的。

“还没,这是内部独家消息。”

经纪人神秘兮兮说道。

“是吗,那你能不能搞到获奖名单?”

“…金马又不是我们家开的,我怎么可能会有获奖名单!”

“你不是有内部消息吗?”

“…这是华艺在台北的分公司传来的消息。”

许辉有点鄙视的看了眼何晓雯,还内部消息,也就比网上的新闻快几分钟而已。

“对了,过两天还有中美电影节,《绣春刀》要不要报名?”

“算了吧,我这电影老美怎么可能看得懂!”

许辉摆了摆手:“你要是能把它运作到hk、台弯上映,还差不多。”

“hk已经上映了,就是票房成绩不怎么理想…”

“可以理解,你说,票房多少?”

“三百万左右…”

许辉有点沉默。

看来纯内地班底制作的电影在hk确实不怎么吃香,好歹有个吴景呢,居然只卖了三百万,这还是动作戏呢!

“行,我知道了…”

许辉点了点头。

其实三百万的票房成绩在hk本埠已经可以排进前二十了,纯内地电影来说,这个票房也能排进前五名。

只是,相较于内地2.2亿的票房成绩,hk这点票房确实不够看。

至于台弯,到现在还没有上映,台弯关于内地电影的引进有一条限定额度的规定,比方说一年只能引进十部非合拍片之类的。

《绣春刀》显然没有拿到这个名额。

《绣春刀》这部电影给华艺带来了接近六千万的分账票房收入,再加上版权出售,预计盈利能达到八千万左右。

当然,这其中许辉要分走三分之一。

演员的分红也要到位,尤其是李兵兵,她才象征性的拿了5万块的片酬。

许辉的导演片酬只有2o万,也谈不上什么分成之类的,如果不是因为他投入了三分之一的本金,那他拍出一部票房2亿的作品,能获取的收入只有2o万,当然,华艺方面或许会给予某些补偿。

分账票房至少得在电影下映后三个月才会到账。

前段时间拍摄了不少广告,拿到的代言费加起来接近两千万左右。

这些钱完全能支撑《那些年》的拍摄了。

……

9月3号,bj,许辉工作室。

四大高层齐聚一堂。

许辉、黄文、许亮还有陈法蓉。

最后那位姑娘是黄文邀请加盟的许辉工作室,她个人注资8oo万,占据许辉工作室百分之五的股份。

许亮也一样。

目前,许辉个人占据工作室百分之三十八的股份,华艺方面占据百分之二十四,黄文有百分之二十八,其他两人个占据百分之五。

对了,华艺也听说了许辉工作室联合光线传媒、浙省卫视制作一档选秀节目的事情,不过,他们完全不看好。

所以,很干脆的没有参与进来,当然,他们也没有同意黄文提出的追加投资的要求,所以,只能稀释他们的股份了。

这方面,许辉不关心,他只知道自己还是许辉工作室的大股东就行了。

至于华艺依旧占据许辉工作室不小的股份这件事,没办法,毕竟整个工作室还没有完全独立出去,许辉身上还有华艺五年的合约呢!

“《中国好声音》的项目进展很顺利,浙省卫视目前的招商工作进展的也不错,‘加多宝’愿意提供1.2亿的冠名费,其它一轮广告卖的也挺顺利。”

黄文先开口。

最近工作室在跟进的项目就是《中国好声音》,算得上集全工作室之力打造的第一部作品。

出乎意料的顺利,虽然目前还没有盈利,但是黄文相信,这玩意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好声音》一亿多的制作费用,许辉工作室当然拿不出,他们只拿出了三千万左右,剩余的由浙省卫视和光线传媒分摊。

当然,收益分配方面,电视台肯定是大头,人家提供了平台。

432的收益分配。

“…《绣春刀》的金马之行,我们到时候会找一直合作的几家杂志社跟踪报道…”

“《那些年》项目已经过审了,现在讨论下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吧!”

“十一月怎么样?”

许辉算了下自己的行程,提议道。

“十一月?会不会太赶?”

谈到电影,许亮跟黄文果断选择还不说话了。

现在工作室分工明确,陈法蓉是影视方面的负责人,许亮则主管财务方面,至于黄文,他现在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了《中国好声音》方面…

“如果前期筹备顺利的话,十一月开始应该可行!”

许辉对自己拍片的度很有信心。

“可是,我们现在连


状态提示:第八十四章 日常(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