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少安从刘玉兰那里拉回来一车化肥之后,加上口头上这么一宣传,告诉村民们要买化肥不用再费时费力地跑到县城,只需来李家就能买,果真有许多村民一改往日进县城买化肥的方法,都来到李家扛化肥。
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妇女站在李家堂屋,现在这里已经被用来堆放化肥,谭红霞脸上带着热情的笑意,正在接待这个女人。
这妇女体型富态子衫,用料也都是棉布,看得出来家里条件还算不错。
“谭妹子,还是你家少安脑瓜子灵活,能想到搞这么个化肥代销点,既赚了钱又方便了大家。”
“哪里哪里,廖婶子言重了,我家这小本生意,全靠乡亲们的捧场。”
谭红霞口中这位廖婶子叫做廖香花,是村民孔建军的媳妇,这孔建军在铁山湾中也是一个种田大户,虽不及王长贵种地厉害,但每年也都勤勤恳恳经营着手里的十几亩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听说李少安的化肥销售点搞得有声有色,廖香花便想要过来看看,顺便给家里买上几袋化肥。
“谭妹子,你家现在除了化肥,还有没有卖些别的什么?”廖香花突然问了一句。
“这个还真没有,目前就卖化肥。”谭红霞有些尴尬,“廖婶子想要买些什么,下次我叫少安去城里进货的时候给你带来。”
廖香花笑了笑,“也没什么,就是些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没多大物件也值不了几个钱,每次都要跑到镇上的供销社去买,实在麻烦得紧。”
谭红霞爽快答应道:“这个好说,等会儿少安从田里回来,我就跟他说说。”
“诶,那就多谢谭妹子了。”
“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嘛。”
付完钱,谭红霞帮忙把化肥扛上板车,廖香花拉着化肥回家去了。
刚送走廖香花,李少安、李少国还有沈春兰从田里回来,正好到了要吃午饭的时候,只不过谭红霞一个上午都在忙着卖化肥,实在没来得及做饭,只好把昨天晚上剩下的隔夜饭拿来做了一锅酸豆角炒饭。
看上去是素了点,不过配上农家自制的剁辣椒下饭,还是别有滋味的。
吃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说到了卖化肥的事情,谭红霞面带喜色,从房间的抽屉里取来一个小本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笔卖出去的化肥,哪家什么时候买了多少,全部都记着。
“少安,真是没想到,来咱们家买化肥的人还挺多的。”
“二十八块,这么多!”
看到本子上做的小结,昨天一天卖出去了二十八块钱的化肥,李少安也觉得挺意外的,当时从刘玉兰那里拿回来化肥的时候只是想说能卖就卖点,没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谭红霞笑道:“这几天来咱们家买化肥的村民个个都夸你,说你搞这个化肥销售点方便了大家。刚才廖婶子过来买化肥,也是对你赞不绝口,我听了心里头也跟着高兴。”
李少安开心道:“能够让村民们省时省力,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到咱们家来买化肥,价格和城里一样,关键还不用一路奔波,换了谁都更愿意来。”
“嫂子,照这个速度那些化肥还能卖多久?”李少安又问道。
“差不多还能再卖个两天。”
李少安扒了一口饭到嘴里,“那我过两天再跑趟县城去进货。”
谭红霞提醒道:“少安,这施肥都是一阵一阵的,过了这阵需求量肯定会下降,你可别拉回来太多。”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李少安,确实如大嫂所言,施肥这种事情都是按农时来的,虽说从刘玉兰那里拿货不要钱,可是真拿得太多又卖不出去,还是不太妥当。
“其实刚才和廖婶子聊了几句,倒是提醒了我,她说在村里要买日化品很不方便,每次都得去外面镇上,如果在村里就能买到就好了。”
“对啊!”李少安一拍大腿,大呼自己太笨,竟没有想到这个点,“下次进化肥的时候也可以进些日货来卖,这样不仅方便了村民,还能把生意做得更全面。”
说起卖日化,李少安显得特别兴奋,比起化肥来,这些小物件虽然价钱低利润薄,但胜在薄利多销。
像蚊香、肥皂、洗发膏这些东西,村里的人家几乎每天都要使用,以往大家都是挑个时间去杨桥镇一趟,在镇上的供销社把一段时间需求的全部买回来。
李少安心潮澎湃,越想越激动难耐,他的脑海里已经在筹划如何开铁山湾的第一家小卖部。
说起开小卖部的计划,一家人纷纷点头赞同,觉得李少安这个想法可行,都在憧憬着小卖部开起来以后的情形。
然而在兴奋头过出了担忧,这些天她忙里忙外,又管田里的事情,又管卖化肥的事,还要管一家人吃饭的事,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才好。
“少安,现在单是卖化肥我都觉得有些忙不过来,以后要是开小卖部,我只怕更加捉襟见肘。”
李少安低头沉思,大嫂所说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以后要开小卖部,必须要有专人来看管才行,可目前身边的人手之中,有谁适合干这件事呢?
马慧?李少安摇了摇头,三嫂为人太过刻薄,让她来经营小卖部容易得罪人。
张红?李少安还是摇了摇头,张红为人太过和善,很多时候小卖部还是需要一个左右逢源,处事机敏的人。
目光落到了沈春兰身上,李少安忽而开心一笑,这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