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县城,李少安先把张红和钱小琳母女俩送到人民医院,自己则来到了刘玉兰的店铺。
刚到店门口,就见到刘玉兰忙里忙外,有许多来批发化肥的农民,生意火爆。
见了李少安,刘玉兰笑得欢喜,连忙将其请进屋里,笑道:“少安,要不你先陪陪苗苗,我忙完了外面的事情再过来。”
刘玉兰的女儿叫做范苗苗,今年八岁,在县里的小学读书。小丫头模样生得很秀气,圆圆的小脸蛋像个苹果,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看上去很机灵。
这会儿范苗苗正在写作业,看着小丫头低头认真的样子,李少安会心一笑,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坐在旁边,怕打扰了小丫头学习。
范苗苗突然抬起头来,有些害羞,冲李少安问道:“大哥哥,这道算数题我不会做,你能不能教教我。”
“行啊,我来帮你看看。”
李少安拿过作业本,看着上面老师批改的痕迹,一溜儿下来全都是红叉,难得有几道作对的题目,不由无奈地笑了笑,不过没说什么,怕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
想来也是,范国球是个混球,除了赌博什么都不管,而刘玉兰又要忙生意,少有时间能辅导女儿,所以范苗苗的功课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等到刘玉兰走进屋里的时候,见到李少安和女儿两人正相处得很开心,不由也跟着笑了起来,“你们俩说什么呢,能告诉我吗?”
“妈妈,大哥哥可厉害了,他教我的口诀特别管用,原来那些不会做的题,我现在全都会做了。”范苗苗小孩心性,学到了新的东西,迫不及待地向刘玉兰炫耀。
范苗苗问道:“妈妈,我的作业都写完了,现在可以出去玩了吗?”
刘玉兰宠溺地摸着范苗苗的头,微笑道:“去吧,别跑太远。”
等范苗苗离开,屋里就剩下李少安和刘玉兰。
看着刘玉兰的精神状态大不一样,气色也好了许多,李少安问了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刘姐,你前夫这段时间没来找过麻烦吧?”
“来过一次,在外面赌输了,又想找我拿钱,我没有理他。”刘玉兰说起前夫范国球来,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波动,就像是在说一个陌生人。
“看你一个人经营批发部挺辛苦的,要不再找个帮手?”
李少安的本意是想让刘玉兰招个工人来帮忙,因为今天来批发部的时候看到刘玉兰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才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结果刘玉兰会错了意,以为李少安说的帮手是男人的意思,不好意思的红了脸,羞笑道:“哪有那么容易碰上合适的,这事不着急,顺其自然就好。”
招工人又不是找男人,哪有顺其自然的,李少安有些尴尬,知道这个建议提得不是时候,让刘玉兰误会了,索性跳过这茬,继续往下讲。
“其实今天过来是想买化肥的,到了施肥的季节,田里需要肥料。”
“姐就知道你来我这儿肯定也是为了化肥的事,这些天底下那些乡镇的农民都来批发化肥、农药,忙得我是晕头转向。”
刘玉兰爽朗一笑,“要多少?我去给你备货。”
李少安把钱家和王桂花需要的化肥数量报给了刘玉兰,然后又说道:“刘姐,上次我来你这儿买的那种填充菌包的塑料袋,再给我来八千个。”
“要这么多,你的菌房扩建了?”刘玉兰大吃一惊,照此看来,李少安的蘑菇事业应该发展得顺风顺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规模就翻了两番。
李少安嘿嘿笑道:“刘姐,最近我也学你,干起了蘑菇批发,眼下正在一步步打开市场。”
刘玉兰甚是欢喜,眼眸中透出对李少安的欣赏,由衷赞道:“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姐就觉得你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果然没有让我看走眼。”
虽说一个是批发农用品,一个是批发蘑菇,但做生意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说起搞批发,两人一下子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李少安也借着这个机会向刘玉兰虚心请教。
两人一起来到仓库,李少安帮着刘玉兰干起了搬化肥的活,不消一会儿便把要带回铁山湾的化肥农药全搬上了三轮车,刘玉兰又为李少安盘点了十几卷薄膜塑料袋。
这些东西全部加在一起,大约才占了三轮车三分之一的空间,李少安觉得这一趟就这样回去有点可惜,毕竟跑县城一趟油费、时间都是成本。
刘玉兰看出了李少安的心思,提了个建议:“车子这样空荡荡的回去确实划不来,要不然你再多扛些化肥回去。”
刘玉兰的话点醒了李少安,脑海中一道白光闪过,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兴奋得差点在原地蹦起来。
“刘姐,真是谢谢你一语点醒梦中人!”李少安激动地握着刘玉兰的手,连连向她鞠躬道谢。
“瞧把你乐得,倒是给姐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刘玉兰笑问道。
李少安侃侃道:“现在正是田里需要化肥的时候,就拿铁山湾的情况来说,村民们要买化肥,要么去价格偏高的杨桥镇,要么来价格便宜的县城,然而真要跑一趟县城,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这一路上折腾也很辛苦。”
“我要是从你这里拿了化肥放在铁山湾卖,村民们想要买化肥不用再大老远跑来县城,直接在村里就能买到,岂不是方便了村民,也拓展了你的生意。”
刘玉兰笑得花枝乱颤,夸道:“就说你脑袋好用,还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