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蚁贼>9 赐旗

次日,邓舍召集群臣,把罗官奴有喜的消息讲了出去。

果如他的预料、也果如吴鹤年之前的判断,洪继勋等人闻听这个消息之后,果然都是贺喜之余,一个个全都若有所思。因察罕来犯而暂时被压制下去的“立妃之争”,眼看就要因此而再起风潮。邓舍却没他们机会,接连又把那两个在昨夜做出的决定先后抛出。

“点行省左右司郎中吴鹤年为益都知府。进益都知府颜之希为行省左右司员外郎。”

调吴鹤年来益都的理由是:大战才罢,山东凋敝,急需能员干吏前来重整地方。吴鹤年为政海东,政绩卓异,是最合适的人选。改颜之希为行省左右司员外郎的理由则是:海东偏远之地,素来文风不盛。颜之希乃颜子苗裔,将之调任过去,对展地方学风有积极的作用。

这两个理由都是无可辩驳的。群臣中虽有隐约猜出邓舍心意,看出来调吴鹤年来益都之根本用意所在的,却也或者因不关己事、高高挂起,又或者因与洪继勋有嫌隙而乐见其成,总之,没人反对。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待此两项决定通过之后,邓舍又将后续的几项人事变动一并抛出。

其一,拔擢泰安知府刘世民入行省。

“‘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泰安知府刘世民,在泰安一战中,亲冒矢石,组织得力,胆识俱优。又且,功而不骄,温良有让,有古大臣之风。进益都分省参知政事。”

其二,起洪继荫为泰安知府,起李兰为莱州知府。

刘世民与洪继勋一向交好,来往密切。李兰是洪继勋的门客。洪继荫更是洪继勋的同族兄弟。这三个人,都可算是洪继勋一系的干将。邓舍分别委以重任。尤其是刘世民,更一跃进入了分省宰执的行列。

如此一来,纵然洪继勋对邓舍不打招呼、突然袭击地把洪继荫与李兰两人要走而心存不满,却也是无话可说。要说起来,邓舍要走洪继荫与李兰,给他们任官,应该是件好事,洪继勋为何还有不满?

须知,莱州与泰安,原本的知府刘世民兄弟本即为洪系的官员。邓舍调走刘世民,然后再以洪继荫与李兰接任此两地之知府,对洪继勋来说,他在地方上的势力其实并无扩大。

并且,洪继荫与李兰两人,能成为洪继勋的亲信心腹,就说明这两个人还是有些能耐的。知府的官职,看似不低,洪、李从没在海东任过官,一任官,起步就是这么高,好像邓舍对洪继勋很照顾的样子。实则,就洪继勋认为,这其实是大材小用。地方上一个知府,实权再多,远离中枢,对洪继勋这样心存高远的人来说,有何用处?还不如在分省中任一个闲散官。至少在廷议、论事的时候,还能有个人帮助说话。

又且,泰安与莱州,一个位处前线,一个濒临海边。莱州又是山东的重点屯田区。可以预想,洪、李任职之后,定然疲于政事。有句话说:“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做错。”人无完人,特别在政务繁杂的地方,难免总会犯下错处。一旦犯错,再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下场堪忧。

有这么几个原因在内,洪继勋怎会不满?

此次察罕来犯,十万强军驰骋胶东半岛,来回蹂躏了好几圈,山东地方的官员或死或降,位置空缺出了不少。洪继勋本来还指望借助这个机会,把他夹带里的人,好好地安插一番。谁知,不等他开口,甚至便在封赏功臣之前,邓舍就先来了这一出。表面上看,恩遇不可谓不厚。其本质,却是把洪继勋还没开口的嘴、提前给堵上了。

听过了邓舍的这几则有关人事调动的命令,堂下群臣,敏感如姬宗周、颜之希等人的,无不暗中挑起大拇指。

姬宗周心中想道:“帝王心术,当真难测。少少的几条任命,似乎是对洪继勋恩宠有加。但若细细寻思,却不免教人一头雾水。委实看不出来,主公到底是信任老洪,抑或是猜忌老洪。如果再把今天的任命,与昨天夜宴上主公对洪继勋的态度联系在一起,更是令人云山雾罩。”

他站在臣子班列里,位置在洪继勋之后,瞧不见洪继勋的表情,拿眼偷瞟,瞧了后边的颜之希一眼,又不由想道:“老颜倒是走运。一道调令,就轻巧巧从地方直升入行省。更远去平壤,避开了益都的是非漩涡。端得前程似锦,赫然新贵。

“……,这几天,却因公务太忙,来往的与他少了些。待得晚上,且以贺喜为名,需得去他府上看看。不管怎么说,都是益都出来的同僚,我在朝中本就根基浅薄,万万不能再和他断了关系。”

姬宗周正胡思乱想,听见洪继勋轻轻咳嗽了两声,紧紧握住折扇,跨步出列,说道:“臣弟继荫,学识浅薄,实无德能。今蒙主公赏识,不以其卑鄙,拔于白衣,委以显任,竟掌一地州牧之职。委实诚惶诚恐。虽然如此,君有命,不敢辞。唯鞠躬尽瘁,以报君恩而已。继荫因为没有官身,现没在堂上。待明日廷议,臣自会令他亲前来谢恩。”

“‘君有命,不敢辞。’……,‘自会令他前来谢恩。’”姬宗周暗中摇头,想道,“老洪也老洪,虽然有才,不会做人。这样的言语,分明还是心有不满。即便你不满,又怎能当着满堂文武、在主公面前出牢骚?此岂为臣子之道?”悄悄看了看邓舍。

邓舍倒是不以为意,微笑说道:“有其兄,必有其弟。我对继荫久闻其


状态提示:9 赐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