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王睿看起来,比三年前沉稳多了,他甚至有种感觉,他当初能得到榜眼的名次,可能是运气爆棚而已。在这翰林内,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有很多知识储备不足,底蕴不够。不过有了三年的沉淀,他自我感觉,如今要是再一次考进士,那绝对是举重若轻了,想着如今的自己还是能帮得上父亲的,尤其在科考上。
而在他一门心思当书呆子的三年间,他身边的同科们也是各有际遇。
比如同科的方准,寒门子弟,中二榜进士,他去了凉州的荆县为县令,为官已有三年。当初,他带着满腔抱负去了地方,结果地方豪强势大,几乎被县丞主簿架空了权力,完全伸展不开手脚,至今还时常写信回来,跟他们这些同科诉苦。
再比如刘开,他也是寒门士子,娶了六品京官的女儿,走了关系留在了京城。然而,前段时间,他见到刘开时,他却直说自己后悔,说他就不该留京的,不然生活也就不会这么窘迫、拮据了。如今她的妻子,因为生活的贫困而不得不动用嫁妆,为此,平日对着他,也是颇有些怨言的。如今,他也在积极活动,这次一定要下放出放。
除了这几个,他有联系的同科就不多了,毕竟能考上进士的都不是傻子,在没有更多利益的情况下,交往很快就淡了下来,更不用说,消息灵通的人士甚至还知道,他有可能得罪了太子与豫王。
在大多同科的眼中,王睿极没出息,平日里完全不走动关系,一心扎进书堆,要是没人拉拔,这辈子怕是老死翰林院的命了,此时大家都忘了,他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岳父。说来也不怪别人,实在是王睿平日基本不提,也从没见他岳父为他做过什么,大家就都觉得他的妻子是白娶了,岳家是完全不把他当回事的。
如今三年将满,大多同科都开始活动了,似乎这时才想起,他还有一个吏部尚书的岳父,甭管有用没用,在没有其他门路的情况下,总是要走一走的。于是一下子,他的人缘就好得过分了。可王睿并不是没有记性的人,对这些人,他只能称得上客气有礼,而他的妻子显然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颇多,跟他称得上配合默契。
而王睿自己,也是有意下放的,这话已经递给了他岳父。到现在,他的去向也已经定了,正是老家所在的青州,不过并非老家,而是邻府的一个县令,这已是极力争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