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史上第一特工:绣衣直指>第一百九十九章 『警示碑』

汉帝国都城长安郊外。

一个青壮汉子正在自家的田里收割着已经长成熟的粟米,每收割完一片他就会用锄头刨地翻动土壤,将剩下的粟米杆儿埋进土里面,这些粟米杆儿在土中经过一冬天就会转变成养料,这是为了明年开春再种时能让土壤既松软又肥沃,有利于下一茬的粟米生长。

正忙着,青壮汉子的锄头好像刨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他还以为是发现了什么值钱的宝贝呢,兴奋不已的赶忙将土刨开,没想到却只发现下面埋着一块体形不小的大青石。

青壮汉子感到奇怪,就想将大青石挖出来看个究竟,却不想这块大青石非常的重,他一个人根本搬不动。

不得已,青壮汉子赶忙找来七八个同乡一起将大青石从土里面挖了出来。

等大青石被完全挖出来,整个躺倒在田间时众人才看出来,这块大青石竟然是一块至少有一丈多高的大石碑,上面还刻着两行字。

这些农家汉子哪里识得这些字,就将当地乡塾中的教书先生请来帮忙给看看,教书先生赶到后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这一看不要紧,教书先生的脸色就变了,他惊恐不已的睁大了眼睛连连喊着:“哎呀,祸事了!祸事了!”

青壮汉子见状,不明就里的追问道:“什么祸事了?先生为何如此惊慌?您倒是赶快给我等说说这上面写的究竟是何字呀?”

教书先生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这上面这上面写的是天下归罪,行西王母诏筹这十个大字。”

“西王母?不就是西王母娘娘吗?”青壮汉子焦急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教书先生脸上变颜变色的回道:“这这是一块警示碑,上面说的意思是是说人间闯了祸端,西王母娘娘大怒,要降罪于人间!”

众人闻听无不大惊失色,一个个吓得面如死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足以让人毛骨悚然的爆炸性消息,此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都城长安。

西王母,也就是后来人所说的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掌管不死药和罚恶的长生女神。

尤其在坚信人可以通过修道和施方术、服用丹药达到长生不老的汉代影响力颇大,上至皇室权贵,下至贫民百姓,笃信西王母之人甚广。

甚至有人将西王母视作创世神来供奉,说她是世人的始母。

京兆尹府门口。

十几块全都有一丈多高大小、上面写有:天下归罪,行西王母诏筹十个大字的石碑将整个府衙门口堆得满满的。

京兆尹隽不疑站在门口,满面愁容的看着这些石碑叫苦不迭的抱怨着:“怎地如何一夜之间都城四周竟然无端的冒出了这许多的石碑来了呢?”

正说着,又见到一队乡民慌慌张张的抬着一块同样的大石碑走了过来。

这时,属官董宣从石碑堆中转了回来,满头大汗的回道:“回大人,这这已经是被发现的第十三块石碑了,您看这这该如何是好啊?”

京兆尹隽不无沮丧的回道:“如何是好?人都说五日京兆尹,说的就是这京官难当,本官才上任数月就碰上这等蹊跷之事,本官怎么知道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一帮六七岁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的从府衙门口跑过,他们嘴里反复的念道着一段类似童谣式的话:“王母到,阎罗笑,不要吵,不要闹,不敬王母地府去遵诏”

“大人,这首童谣已经传的满长安城到处都是了,小孩子们都在唱,现在百姓们都在说警示碑现世,西王母娘娘要临凡降罪于人间,此事已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了,大人快拿个主意吧!”董宣禀报道。

隽不疑沉思了半晌,最后把心一横道:“太皇太后寿诞在即,此事绝不可传进宫去,更不能任其继续扩散,你

书友们,我是贴木儿苏和,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九章 『警示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