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众神聊斋>全书后记三:自我进化

不论如何设计世界观,世界观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小说中探讨的主要内容,所以本书对所设立的世界观(上两篇的三二一一)虽然有所提及,但并不是主要笔墨。这篇后记,我们来整体说说《众神聊斋》一直在展示的却又有些隐晦的主题:自我进化。

这个话题分为两个命题:自我和进化。

抛却宏观地球意识,以及宏观宇宙意识这两个可能有争议的存在来说,人类世界的“自我”,往往存在三个层面:

1、单独个体的我

2、某个民族(文化)文明下代表的整体的我(比如华夏文明等)

3、所有人类物种看做一个整体的我

这三个“我”,从实到虚,我们对它们的印象和意识也越来越模糊的,这是为什么呢?。

《楞严经》里开篇佛祖花了好大的篇幅,好几次对比来告诉阿难心到底在哪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那段阿难和佛祖的对话挺有意思的)——这个故事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厉害如佛祖,在教诲弟子明白心的概念的时候,也需要用对比的方法,举例的方法来让弟子见心明性,可见举例和对比的重要性。

有人会问,上面这段话和我们要谈的“我”有什么关系呢?沐雨你是黔驴技穷非要凑字数赚稿费么?

当然不是,关系便是回答上面那个问题:人类世界的三个层面的我(个体,民族文明,人类物种)中,人们对这三个层面的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从实到虚的一个原因便是,这三个层面的对比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对比。

不信我们来看看:

1、单独个体的我的对比:我们每天都在见到各种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对我们这个“我”的反馈,如果一个女孩子大清早起来现脸上长包了,她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么去治疗,而是今天上班同事会怎么看待自己。一个男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被老板当众骂的狗血喷头,他关心的恐怕不止这个错误本身,还包括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正是因为我们周围有无数的和我们个体差不多的其他人,我们才能够通过他们而自省,反思,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办法像达摩一样,面壁几年就开悟了。

2、某个民族文明整体的我的对比:这个层面的“我”的体量太大,在世界上仅存的也不多,今天世界上的文明对比,基本上是欧洲的某些文明直接互相对比(英,法,德等,但似乎又像一个整体?),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对比(当然美国内部由于种族原因,又可以细分),中华文明以一己之力与全球其他所有文明对比——和欧洲比谁的过去更辉煌,和美国比谁的未来更明朗,和印度比谁对佛教的贡献更大,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谁活到现在,和日本比……算了,不谈这个——虽然有对比,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星球上今天仍旧能出声音的文明不外乎那么几个,而且众多文明之间的对比实际上更困难(有情感因素和操作难度),所以,任何一个文明想通过对比认清自己的难度,其实很高的。

高到什么地步呢?高到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已经从先进变成落后了,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阿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以及阿片战争之后近百年的中华文明沉浮史。——对不起,沐雨需要在这里声明,这样的描述沐雨没有任何对中华文明不敬的意思,我刚才的措辞是“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这个现实情况只代表那个阶段,不代表过去所有时间,更不代表今天。请各位注意。

我们对那段时间中华文明被直接揍得满头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似乎最多的一个解读是,中华文明从海纳百川变成了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落后。

闭关锁国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如果我们把这个民族文明看做一个个体的“我”,似乎更好理解:如果我从一个每天需要出去上班,与他人见面(文明对比),并且还需要自己与他人互相分享一些工作经验,学习心得(文明交流)的人变成一个死宅,在家里连外面的新闻也不看,成天就只看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想象自己在漫画书里多厉害多牛逼,久而久之,这个我也会变得落后于其他人,身体状况也会不好。换言之,这个“我”也会出问题。

一个文明,不论多么辉煌过,多么源远流长,如果这个“我”不能保持与其他文明的“我”的不断交流,或许也会从整体上丧失进取之心,最终落后。

当然,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终于醒悟过来,不是么?

那么第三个我呢?也就是人类物种层面的“我”呢?

如果前面的两个说法我们认同的话——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是需要与其他类似的“我”进行对比之后才能更好的自省的话——人类物种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的以一个整体智慧物种的形态,与宇宙里其他物种进行过对比。

因为这种对比的成本是巨大的。第一是实现难度: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星际航行,见到外星人。第二是见面之后的后果难以承受:一见面可能就是你死我亡。

所以这种对比,大多数存在于今天的科幻作品中,而且大多数以星际航行,外星人为主题来进行想象。

比如《异形》,《阿凡达》等等,再比如《三体》。

而《三体》与其他的外星人科幻作品最


状态提示:全书后记三:自我进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