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笑御清锋>第五十章 尧何等力

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

整整半个月,屠诗都在奔波,不知不觉就升到19级。他每次看看系统提供的等级排行榜都一阵心酸,自己远远落在别人后面,有的人都23级了。不过这趟旅程还是挺值得的,至少【刀剑专精】升到中级了,而且自己领悟了许多心得。

第一样心得是“灌注真气于武器会提高攻击力”。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小窍门,任何身有真气的人拿武器一试都可以总结出这条心得,但奇怪的是,论坛上好像没见过类似的经验帖,仿佛大家都不知道似的。嗯,一定是这些混蛋在藏私!

第二样心得就是连击理论。

“九口八法”里,除非混杂试探性攻击,否则同一招不能连续运用,比如说重劈之后不能连着重劈,只能是虚劈与重劈混用,否则两个重劈之间破绽太大、第二次重劈的威力也会不如人意。君不见,刺剑选手的剑总是试探性轻刺,往往在寻到机会时才一举重刺,而重刺后无论成与不成都立即后退、不再攻击?因为练武传统是“用七分力,留三分力”,七分力杀敌,三分力用于寰转变招,然而这三分力也只能保证你变成“八法”里另一招,而不能让你连续打出同一招,肌肉不允许你这么做,身体重心不允许你这么做——说白了,就是人体力学这个混账东西不允许你这么做。

那么岂非不能连击?

错!如果不能连击,那任何武术(哪怕是表演性质的)不都成了一纸空文?只要连击时不重复同一招即可。屠诗这几天练得最多的是“劈”和“刺”,能十分娴熟地交替使用这两招,劈的力气到尽头时顺势屈肘,再挺剑刺出,刺的角度为从下斜刺向上,剑刃举起一刹又可以下劈,动作简洁流畅,有种机械式美感,乍一看像乐队指挥打1/3拍的右手,又像往返运作的气缸活塞。只不过,这样的“刺”带着一个向上的弧度,比较近似于“撩”,等于是反向的、力道不足的“劈”,严格来说已不是“刺”的范畴。

如果左师傅知道自己把“九口八法”练成这个样子,一定会打死自己吧!

“终于……终于到了!”包季晚声音颤抖地道。

到哪里啊?

屠诗转身一看,只见地面平阔,林木稀疏,地平线上竟有一道深蓝色水线。他揉揉眼睛,确认几次后叫道:“大海!这里是……”

南海!!!

走了半个月,他们来到了南海!!!

这趟枯燥乏味的旅程终于走到尽头!两人激动不已,想加快速度早点抵达,奈何望山跑死马,又花了大半天才来到地头。脚下泥土越来越白,最后变成了热辣辣的沙子,砂砾细碎,沙地松散,以致车轮打滑、马儿难行。俩人只好沿着沙滩边线探索,又走了一小时,竟看见房屋座座——这儿有一个村子,看来传说是真的,在九州极南方也有人类在生活着!

发现他们的先是一群拿白珠子玩弹球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又黑又瘦小,奔跑跳跃、摸鱼捉虾无所不能,比城里孩子野得多,但相对的也十分淳朴,完全不提防两人,只围着马车,一会儿摸摸马身子,一会儿摸摸屠诗的剑鞘,一会儿和包季晚比身高。孩子们牵着客人的手,争先恐后地要让客人回自己家做客,叽叽喳喳,好不快活。因为与世隔绝太久,他们的语言与荆州官话有许多出入,偏生小孩子说话又急又快,导致屠诗包季晚两人只能干瞪眼地听着。

离村子近了,包季晚捏鼻道:“这什么味儿!”

原来屋前空地大多晾晒鱼干,想那太阳猛毒,鱼肉又是至腥之物,曝晒生成的味道几可媲美死尸瘴。听见孩子声音,妇女们从家里迎出,见有陌生人都吃了一惊,却不怕生,都好奇地上前围观。她们不施粉黛,皮肤又饱受烈日海风摧残、既粗且黑,但衣着清凉,上下一条直筒筒的单裙,露出两条胳膊和小腿,打赤足,与忆北城里穿得严严实实的妇女大不相同,竟别有一番味道。要知道妇女多为长舌,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妇女也不例外,尽管语言不通,仍自顾自地搭讪,听来如千百只鸭子呱呱呱呱,叫两人云里雾里、笑得好生尴尬。

“看来男人都不在家。”屠诗观察力十分敏锐,第一时间发现这点。

“这里民风当真淳朴,孩子天真烂漫,女人又无男女之防,圣贤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果存在,当属这里无疑。”包季晚好生慨叹。

大概是有谁想接见陌生人吧,两人被领到一个大屋子前。说是大屋子,也没豪华到哪里去,一样是砖木混合结构、泥草铺顶。两人进去一看,只见地面铺席子,席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活像猴子的瘦小老人。

那老人见了两人身上服色,嗬嗬笑起来,连声道:“坐,坐。”发音虽然不太标准,但却能听懂。待两人坐好,老人笑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尧何等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