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2727章:多少江山归笔底

♂!

对于宣宗此番举动,杨峥虽感到意外,但也没有太过意外,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少,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 .l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其中以汉朝的外戚干政最为厉害,而当中又以王莽最为突出,这位正儿八经的外戚,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不过几年的功夫,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后代皇帝鉴于这个历史教训对外戚多有防范,但或多或少不彻底,唯独大明在这件事上算是独树一帜,在他看来,外戚干政无非是依靠后宫,所以从他开始就早早定下规矩,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这就断绝了外戚的裙带关系,朱家子孙对朱元璋不少规矩都难以持久,唯独这条规矩一直坚持到了两百多年,到了明朝中期后公主都是嫁的平民,都是无权无势的驸马,公主的子女没任何爵位,三代后,泯然众人矣.便是这条规矩的延续,明朝才自始至终没有外戚干政的现象,当然了世事无绝对,单说张太后就有干政的嫌疑,只是她老人家仁厚,加上宣宗孝顺,勤政后老太后知趣的退到了幕后,所以群臣也没在这事儿上较真了,可孙太后就不一样了,身为太子的母亲,其出身也并非完全的平民,其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而她本人与张太后彭城伯夫人关系匪浅,想要借助太子年幼干政也绝非不可能了,所以宣宗由此顾虑,倒也不足为奇了,只是这事儿是真杀还是吓唬就不是他能揣摩到的。

沈衡本以为听自己说了一通,杨峥或多或少要说出一番见解来,却不想杨峥只是哦了声,便一言不发的出了兵部府衙的大门。

刚出了门,就见一个太监迎了上来,冲着杨峥深深缉了一礼,要说这些太监自从读了书,学了礼仪后,官场上的这些规矩礼仪却做得十足,比起礼部的官儿还要规矩几分,让人不得不佩服,杨峥素来没什么官架子,见那太监礼仪周到,也不好就这么应承着,忙回了一礼才问道:“公公寻我可是有事儿?”

那太监点了点头道:“咱家刚去内阁给王先生送折子,首辅大人便让咱家来寻大人,说是让大人去一趟内阁,有要紧的事情要说。”

杨峥哦了声,道:“有劳了!”说完便赶往内阁而去。

内阁,三杨各自坐在自己的办公座椅上,彼此说些不找边际的话儿,与往日忙碌的气息大不相同不免让杨峥感到奇怪,可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往日批红的权势有宣宗把握,这位爱玩耍的帝王可不是朱元璋那种工作狂人,往往通政司送上去的奏折总迟迟不见回音,有时候到了节骨眼的时候宣宗才急急忙忙批阅一批,而这些奏折往往又是最紧要的,奏折一多三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三位杨大人是通宵达旦的忙碌,内阁进进出出的人也多得吓人,而这种想象从数日前就得到了改变,从宣宗将朱批的权利交给司礼监后,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金英丝毫不敢怠慢,为了保住司礼监秉笔太监绝非庸人的形象,司礼监从上到下都做出了调整,首先是熟读四书五经,熟知《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的太监先后得到了重要,然后是以王振为首的太监帮衬着朱批,短短几日的功夫,皇宫大内挤压的奏折一夜之间全都迅速地做出了朱批,许多批阅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得到了三位杨大人的一致赞扬,这样一来三人的工作量就从容了许多,每日处理完奏折后,还能有小片刻的歇息,不得不说这对三位年老体衰的老人是莫大的恩赐,对人人厌恶的司礼监也多了几分好感。

听得动静,三人倒也没停下来继续说着话儿,杨峥对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所以也没理会,径自在杨士奇的对面落了座,落座之前还不忘给自己倒上一杯上等的西湖龙井茶,皱着眉头吹了吹抿了几口茶汤才扬起一张脸对杨士奇问道:“寻我来不是来听你们的fēng_liú韵事吧?”

三人先是一愣,跟着纷纷瞪了他一眼,杨士奇没好气的骂道:“少在这儿胡说八道。老夫可不是这样的人。”

杨峥喝着茶汤,慢慢将吸入嘴里的茶叶吐了回来,才开口道:“是不是这样的人,你说了不算,民间只有口碑。”

杨士奇面上一热,在民间杨士奇除了有个大明名相的称号,还有一个杨公候(谐音公猴的骂名,这事儿一直是杨士奇的隐晦,平日里最恨人提起,此时被杨峥提起不由得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偏偏又反驳不得,只好拿出当朝首辅的架子瞪了他一眼,将话题岔开道:“别说这些题外话了,老夫问你皇上要诛杀皇后的旨意你相比也听说了,这事儿你怎么看?”

杨峥头也不抬道:“还能怎么看,皇


状态提示:2727章:多少江山归笔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