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1800章: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他教学有其独特之处,,其”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的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之以小学、四书,持之以躬行实践”,常用程子的话勉励学生说:”当以圣(圣人)为志;言学,当以道(指法则、规律)为志。然进修不可躐等(越级),必先从事于小学,以立其基;然后进乎大学,以极夫体用之全。”要求学生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不要好高骛远,一步登天。他主张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引导、为人师表,把”天理”、”居敬”、”践行”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讲学,在劳动中授教,在劳动中悟”道”。他一生讲学乡间,躬耕食力,粗衣蔽履,饭粝蔬豆,将生活性、实践性、道德性融为一体,用”理”来检点日常行为,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他认为”痛省身心,精察物理”,是通向”天道”的阶梯。从其学者数百人,不少学生均成为后来的名人学者,名动天下。其学生胡九韶说:”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懒怠下去”。

对其理学的推崇可想而知了,这次他撰写的文章就朱熹理学加以赞扬,在充分理解朱熹理学精髓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就是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他的学生魏庄渠云:”天地万物,血脉相贯”。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听于天”。他所指的”天理”,即是自然法则,这不能说不是唯物的。同时,他把”举天地之道”,当以”圣人”、”君子”的准则。曾谓:”未至于天道,未至于圣人,不可谓之成人”。在这里,吴与弼把”天理”,作为一个人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最高标准。主张”天人一理”、”人之所以为人”,是”以其有此理也”。但是,他又认为此”理”,不是所有人的都能领悟的,只有像圣贤那样的人,才能”穷通其道”,这就是”圣人体天”观。一个人出处进退,”惟学圣贤为无弊”,”苟一毫不尽其道,即是自绝于天”。人生处世,”须以天地之量为量,圣人之德为德,方得恰好”。按吴与弼的说法,”圣人”不是高不可攀的神人,而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而达到的。这种观点,立即引起了不少人赞扬,文章刊登的第二日,报纸便抢购一空,而没买到的士农工商少不了呼吁多些发行量,杨峥有意提高这栏目的影响力,为此决定加印,在锦衣卫的帮忙下,充分调查了所需要的人数,杨峥在这个大概的数字基础上,加印了一万分,谁知仍无法满足,其势头不仅让杨峥感到意外,就是皇帝也感到不可思议,在重新加印了一万份后,才算是压住了这种势头。

经此一闹,天下无人不知吴大师的大名了,据说文章刊发的第二天,求学者就络绎不绝,算是彻底让这样一个身体力行的当代大事火了一把。

吴与弼再接再厉,于半月后再发一篇文章,对朱熹理学加以更完美的阐述,文章认为,”理、”,贯穿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以”理”作为衡量一切、分析一切、判决一切、处理一切,分清是与非、正与反、善与恶、得与失,乃至于忧和乐,生与死的标准,使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圣人”、”贤者”。要实现这一目的,”必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何者为天理而当存,何者为人欲而当去世,涵泳乎圣贤之言,体察乎圣贤之行”。一个人要达到这一步,在吴与弼看来,就需要”慎独”其心,”居敬”、”穷理”。他说:”人须整理心下”,”不敬则不直,不直便昏昏倒了,万事如此隳,可不惧哉!”所谓”居敬”,就是”言自处以敬”;所谓”穷理”,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周易#8226;说卦》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何”居蔽”、”穷理”呢?吴与弼说:”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他指的”涵养”,即”含容”,修养,就是”克己复礼”。他认为:”一事少含容,盖一事差,则当痛加克己复礼之功”,”随遇而安之理”,”事往往急便坏了。”吴与弼还把涵养,比作一大关口,说:”凡怨天忧人,皆是此关不透耳”。并指出:”涵养本源功夫,日用间大得”他指的”省察”,就是用封建lún_lǐ的”仁义礼智”四端,来体察自己的言行。”约束身心,此为敬也”。指出:”处大事者,须深沈详察”,”所得为者,言忠信,行笃敬”。”日用嘉言圣贤圣嘉言善行沃润之”,强调:”动时工夫尤不易”。

文章之妙,在于不是将朱熹的理学教条生搬硬套,而是以自身体会,延伸阐述,加上吴大事的文笔不错,这样的一篇有理有据,妙笔生花的文章,自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不少文人墨客写来赞扬的文章,留下如”先生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而吴与弼赋诗感慨云:”荆棘场中二十年,中间回首实堪怜。欲从何处求心性,日用由来总是天”。将一个把”天理”、”居敬”、”践行”,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表现出三者一体化的特征,这是他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深悟、静虚、动直”,又是吴与弼一个反思式的认识方法。因此其轰动效果不言而喻了,当天就加印了三万


状态提示:1800章: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