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1224章:争论不休

……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第八卷《醉卧沙场君莫笑》从今日起就算是开始了,请围观!

今天下午一直登陆不上,星期二的事情又多,好不容易来了趟网吧,弄了半天算是登陆上了,可太过匆忙,根本没检查,不免有些错误之处,不过小景一般不会犯大错误,小的错误还请诸位书友们多多见谅,另外,这是第八卷开头的一章,小景要写得细点,所以做了一个调整,请见谅!

阳历八月是北京城最热的时候,这一天,好久没下雨的北京城上空遍布阴霾,似有一场大雨将至,但从早朝到午后,这雨就一直落不下,把偌大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显得有些压抑,就是满朝文武也像霜打的茄子,蔫耷耷的,不仅如此,往日热闹非凡的皇城脚下,也不见了平日里的川流不息,各种叫卖上,呼喊声都停止了,街道上不见进进出出的人群,显得一片空旷,若不是偶尔从六部衙门里走出一些穿着朝服的官儿,整个紫禁城看上去,仿佛是一座死城。

紫禁城内的中轴线上,依次座落着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此时,巍峨庄严的谨身殿内,朱瞻基身着明黄色的盘领窄袖龙袍,头戴皇冠,手中的朱笔飞快的在勾勒着什么,身旁站着两个太监,一个打开奏折,一个负责大声诵读,主仆三人配合倒也默契,比起外面,这里竟没有丝毫暑气,要说这里有这个效果,还要感谢杨峥杨大人了,自上一次皇帝去了杨家府邸,对杨家避暑的工具大为欣赏,特意让他进宫了一趟,杨大人虽不是工匠,但好歹知道些理念,将自己心头的想法细细说了一遍,然后宫中的能工巧匠,发挥无穷的想象,将偌大的谨身殿制成了一座“凉屋”,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

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拨风”效果好得多,不论从科技角度看,还是从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种进步(哪怕后一种的进步是顺带的)。到了明代,“凉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文武官儿,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感受这里的凉意,不少文人大加赞赏,什么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虽有几分夸张,但也说到了点子上。

此时朱瞻基运笔如飞,自从着手处理汉王、赵王两个藩王后,卧榻之侧少了威胁,他处理政务起来,也是越来越纯熟,这不才大半个上午,就将挤压多日的奏折处理干干净净,直到这会儿才腾出手来,柔了柔酸麻的臂膀,一旁的太监急忙将一杯冰激凌送了过去:“皇上,吃个解解暑?“

朱瞻基看了一眼,道:“这个叫什么来着?“

那太监一笑道:“杨大人说了这个叫冰激凌,据说是鞑子的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番邦人,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后来又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另外一个国家,那国家人觉得这是个好东西,突发奇想利用冰块,加了些他尝试着在冰中添加一些蜜糖、牛奶和珍珠粉,结果,制成了这个冰淇淋。据杨大人说,吃这个特别的降暑……?“

“是么,这个杨小弟知道的还挺多?”朱瞻基听得好奇,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吃了几口,只觉得入口即化,细细品味还有一股淡淡的香甜,难得是冰凉异常,在这样的炎炎夏日吃上一口,的确能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点了点头道:“此等解暑之物,也让宫中的妃嫔尝尝!”

那太监道:“回皇上的话儿,老奴已经吩咐过了,今日一早就送去了!”

朱瞻基嗯了声,快速的将手中的冰激凌吃得干净,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舒坦,点了点头,重新拿起了朱笔,道:“还有几份奏折?“

那太监看了一眼道:“回皇上的话儿,还有三份奏折?“

朱瞻基顿时松了一口气,道:“那开始吧?“

那太监却是没有动,看了一眼朱瞻基道:“皇上,这三份奏折,不需要老奴念,内阁的票拟上说了,这三份奏折,只需皇上看一下便可?“

对于内阁的票拟,朱瞻基自登基一来,就十分的遵从,闻言放下朱笔,道:“呈上来?“

那太监恭敬的将三份奏折呈上了御案上,朱瞻基皱着眉头打开,第一份奏折是今年正月完成的御制《帝训》,这份《帝训》是朱瞻基亲自所作,共二十五篇成。其篇为君德、奉天、法祖、正家、睦亲、仁民、经国、勤政、恭俭、儆戒、用贤、知人、去邪、防微、求言、祭祀、重农、兴学、赏罚、黜陟、恤刑、文治、武备、御夷、药饵。宣宗自为序,复题其后以说子孙,目的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帝王指南,按照内阁的意思,尽快颁给皇帝的子女看看,所以这件事只需皇帝过目则好。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这奏折就按内阁的意见发下去!“

那太监应了声是,双手接过奏折恭敬的去了。

朱瞻基这时又打开第二份奏折,这奏折倒是一件大事,今年的正月初七,宣宗谕户部申明屯田之法。他


状态提示:1224章:争论不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