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也不高,父亲初中毕业,母亲小学毕业,祖辈也都是农民,因此家里也没有家规家训这些高级的东西。”

说到这里,下面很多同学都会心的笑了起来,在这一点上,很多同学的家里都一样。

“父母也都不善言辞,但从小,他们就身体力行的教育我,要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上学以后,老师又教导我们,要五讲四美三热爱,”

听到这里,不但同学们笑,不少老师也笑了起来。

冯一平接着说,“重要的是,老师不但教我们要善于学习知识,还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就是不但要苦干,还要善于巧干,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让我们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分配一项工作,让大家协力完成。我个人的看法是,父母教我们基础,老师在此基础上,传授给我们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话说的有些枯燥,同学们不太愿意听,冯一平就转了话题,“大家都知道,机缘巧合的,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我的本意之一,是想留下我现在对生活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同样的事,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看来,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我们都觉得学习很辛苦,但若干年后,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回首这段日子,会觉得它是轻松愉快的。同样,估计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回首往事,会觉得年轻时的辛苦打拼也是甜蜜的。”

这些话,同学们听了还是没什么反应,倒是老师们不少都很赞同,他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相比现在的困难和挑战,学校时的生活真是轻松愉快的很。

冯一平接着说,“这就引出了我的本意之二。老师们经常用‘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激励我们,我在书店查了一下,这应该是宋代诗人陆游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它的下联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是冯一平后来教训儿子的时候,在网上查到的,百度上说大概是陆游撰的一副对联。

“上联劝我们要勤学,下联则让我们要多行动,合起来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知’指导‘行’,反过来,通过‘行’,又完善我们的‘知’。所以,我写那些东西,也有付出行动的意思,事实也证明,我们现在所学的东西,还是能支持我们付诸一些行动的。”

这些话大家还是赞同的,估计今天,乡里邮局的邮件会比平常多,受冯一平的影响,这个星期准备给各个杂志投稿的同学不少。

当然,这个话题还是稍显得沉重和学术,老师们赞同,但同学们的气氛明显没有调动起来,冯一平当然不想让自己的讲话变成大家都讨厌的说教。

“接下来就是我本意的第三点,发两篇文章,我拿了些稿费。”

这个话题大家喜欢,钱嘛,谁不喜欢,同学们顿时热烈起来。

“老师教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认为,父母们的生活还教给我们另外一句,‘钱到用时方恨少’。”

这话说的就有些大胆和赤裸,先是安静了一阵,然后不少同学反应过来后,都用力鼓掌。

冯一平觉得,应该不是他们深刻的赞同“钱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而是很高兴终于找到了一句话,对抗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教导主任当时脸色就有些难看,已经起身了,被旁边的校长拉了回去。

一班后排坐着的王玉敏本来的轻松没有了,她站了起来,使劲向冯一平示意。本来在后面游走的朱老师站住了,饶有兴致的看着在台上的冯一平。

冯一平留意到校长把教导主任拉了回去,两个副校长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的意思,心里有了底,看来这番话还没有碰到他们的底线。电脑中的幻想世界

这时王玉敏在后面向他招手,冯一平刚好把凳子和今天领到的东西塞给肖志杰。肖志杰本待坐在那等冯一平的,看到操场上的人越走越少,还是装作很艰难的拿着两个人的东西朝教室走,王昌宁看到,笑着回来帮他拿冯一平的奖品。

王玉敏玩味的看着冯一平笑,冯一平一副纯真无害的样子,“王老师,你这样看我,我挺不好意思,挺害怕的,今天我做的不对的地方,你直接批评就好,我一定全盘接受。”

王玉敏又被他说笑了,“看不出来啊冯一平,你是越来越让我吃惊,今天即兴演讲也这么成功,明天还会展示什么才能出来?”

冯一平说,“王老师,我有几斤几两,您还不知道吗?我刚才在台上说的,就是把您平时对我们的教导,总结了一下,然后加入一些我自己的看法而已,真的都是您平时教导的好。”

王玉敏笑道,“好了好了,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你这两天放假也别只记得玩,把今天说的整理一下,周一交给我。”

没想到又给自己揽上一件事,但冯一平哪有反对的余地呢,只能当即就答应。

“好了,你忙你的去吧。”

冯一平回教室的路上,遇到的认识不认识的,都会笑着向他打招呼,看来从今天以后,学校里没有不认识他的人。

班里的同学更热情,不少人都上来拍他的肩膀,或者在他胸前打一拳,表示赞赏,到后来冯一平坐在那里,拿书挡在胸前,看到人过来就说,“不要打胸。”

女同学自然不能做这些动作,就用语言表示,“冯一平,厉害!”

“冯一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发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