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生物的体型都相当微小,但是生命力和适应力强得可怕,一号生物圈中培育这些生物适应火星海洋酸性水体,竟然大多数都能适应,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需要用到这些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的生殖方式大多简单,多数都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只要投放大量富含营养的的有机物饵料,这些微小生物就能成倍地增殖,成为一只吞食泛滥藻类的大军。
为了避免这些微小生物的泛滥,同时投放的还有一些它们的天敌,只是数量要少得多。
不止是低级藻类,高级一些的藻类,也有鲍鱼、海胆、贝类、海螺等食藻动物负责控制数量。
相信过些年,火星的海洋和湖泊会恢复清澈,也会更有生机,到那时候,估计应该可以投放一些小型的食肉水生动物。
比起火星海洋、湖泊中的生态构建,陆地上可要缓慢得多,工作量也大得多。
苔藓和一些杂草在火星地表落户,不过,苔藓并不能完全覆盖火星,特别是内陆较为干旱的地区,杂草因为根系较浅,遭遇暴风和暴雨,抵抗力很弱。
种树成为火星上的机械人每天主要工作,火星抵御太阳光有害射线的臭氧层还没形成,不过,火星本就离太阳比地球远,太阳
照射弱一些,加上植物天然的抵御能力,生存不是问题。生物圈中通过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培育大量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移栽到火星上适宜的地区。
火星上种树并不容易,树木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威胁依旧是变化无常的天气,特别是在树木还幼小的阶段,暴风会很容易将小树苗连根拔起,暴雨会冲走它们耐以生存的泥土,好在火星由小行星撞击造就的地形,存在许多陨石坑、陨石山谷一类可以躲避暴风的地形,因为处于低洼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淤积了不少泥土,正好可以供植物扎根。
唯一的问题就是土壤十分贫瘠,缺乏有机质,植物生长缓慢、不健康。
自然条件下,随着植物的生长、繁衍,这些地方的土壤终有一天也会逐渐变得肥沃,但那得等许多年。目前火星上的苔藓也是一样,缓慢地岩石,一样得等很久,苔藓也不是适应所有环境。
为了加快火星的绿化,建立一座土壤工厂十分必要,生产大量富含营养的土壤,不是将富含矿物质的岩石打成粉末就完事,确切来说制造土壤就是制造有机质,有了充足的有机质,植物会生长更加迅速、健壮。
以火星的体量来说,有机质的需求以百亿吨为单位计量,一座土壤工厂的产量完全是杯水车薪,不过,长远地看,初期投入一定量的有机质,加快植物的生长,植物生产出来有机物,自然会转化为更多的有机质,将会是初期投入的百倍以上,新生的有机质又会帮助更多的植物生长,效应不断扩大,直到生态圈达到一种饱和状态。
有机质的制造,最简单的就是自然腐败,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已经建成的生态圈每天都会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太空工厂中也建造了有机物工厂,放开生产的话,产量也惊人,而且有机物工厂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采集,并不消耗火星的能源和物质。
单纯的依靠腐败制造有机质有点浪费,效率也不太高,所以,肖瑞打算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要说制造有机质最快的途径,就是动物的消化系统,产生的粪便,再进行发酵。虽然大便这东西有点膈应人,但是生态圈能够繁盛,粪便确实是物质循环极其重要的一环,地球生物圈的历史几十亿年,每一寸土地都侵染过大便,说地球是大便星球也不算错。
火星的繁荣同样需要大量的大便,大便工厂并不需要单独建立,完全可以依托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几个人工生物圈,因为植物成长起来后,如果没有动物去吃它们,它们也会很快充塞整个人工生物圈,占据每一寸空间,过于拥挤影响自身的生长,也导致后续的生命无处繁衍,必须投放一些食用这些植物的动物,建立起物质循环,简单说就是建立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动物都会排泄粪便。
目前在火星建立的人工生物圈中担当造粪机主要角色的动物,主要是鸟类,鸟类的消化能力强、消化速度快,不少鸟类还会啄食砂砾石子帮助消化,肠道很短,吸收了营养物质后立即排泄,很早以前,人类就采集一些海岛上堆积的鸟粪作为肥料。
鸟类属于卵生,卵的体积也不大,探索一号一次可以运送许多,目前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家禽,因为野生的鸟类并不容易捕捉,繁殖不快,许多种类的雏鸟需要亲鸟喂养,家禽中的常见的鸡鸭等,小鸡小鸭出生后就可以独立生存觅食,而且,这些家禽人类社会已经进行工业化生产,鸡鸭的受精卵很容易获得,火蚁镇就有自己的养鸡场,满足公司员工对鸡肉、鸡蛋的需求。
鸡、鸭、鹅、鹌鹑、鸽子等容易获得的禽类的蛋,都送一批到火星生态圈,其他的一些野生鸟类,也捕捉了一些成年的个体送到火星,不同鸟类的食性不同,有利于生态平衡。
也就是说,现在肖瑞在火星建立的人工生态圈已经变成了大型的家禽养殖场,不断地制造粪便,至于这些家禽会不会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