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董含章的想法,却说那边炮营的人表现得更不堪,在被偷袭几回后,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一阵狂轰滥炸——有时是安然的人真的在偷袭,有时安然的人没偷袭,只是故意放点风声,引诱敌人放炮,浪费他们的炮弹,毕竟这些炮营的人,最重要的是炮和弹药,只要炮和弹药有损失,那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弹药有损失很正常,为什么让他们不停地放炮,炮也会有损失?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炮质量不好,容易炸膛,所以打的越多越危险,一炸膛,炮兵还容易赔上性命,一举两得,所以自然是引诱他们多打泡最好。
这样搞几次,敌人知道上当了,也多少明白安然为什么这样做了,无非就是想消耗他们的大炮和弹药嘛,他们当然不能上这个当,于是再有动静就不放炮了,免得浪费,但往往这时安然等人又是真的袭击,这样一来,又会造成伤亡,而炮营的人一旦伤亡,损失可不轻,毕竟这个时代,炮兵可不是谁都能当的,是要培养的,这损失一个就是损失惨重。
反复几次过后,让炮营的人对安然等人,也跟董含章一样,一肚子火。
最后炮营的人还是胆怯占了上风,也顾不上大炮和炮弹损失了,每次看到点风吹草动,依然狂轰滥炸。
安然手下的人看敌人这样容易上当,搞的就更频繁了,引诱的敌人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炮弹和大炮。
于是等到了董含章的地头,来的时候三百门大炮,这时只剩两百四十门左右了,一些是炸了膛,一些是管那个炮的人死了,其他人没多余的人手拉那个炮,只能扔了。
虽然只剩两百四十门大炮了,但好歹比董含章自己带的多多了,让董含章想着,在过几天用人命填之前,先用这些炮轰一顿,看有没有效果。
当下董含章看人到齐了,便将他的计划跟众人提了,众人也都没反对,同意先用大炮轰,没用就抓当地老百姓做炮灰攻城——让友军当炮灰的话,董含章暂时还没提。
结果,他们才商量完没多久,就发现附近的老百姓跑光了,然后就听说这些老百姓之所以跑,是因为吕匪找人通知他们了,说是朝廷要抓他们当攻城炮灰,吓的他们赶紧跑了。
之前有不少百姓被抓去挑土填湖,就导致不少百姓恐惧了,现在听说还要拉他们去攻城当炮灰,哪有不跑的,且不少都跑进了安然的地盘,毕竟跑到其他地盘没法保证人身安全,只有跑到安然的地盘才可靠。
董含章听说计划还没开始,就发生了这样的变故,不由气急败坏,更气人的是,炮灰现在进了吕氏地盘,相当于自己的敌人又增多了。
更重要的是,外面还刮起了一股风声,说自己为了黄族人,准备抓华族人当攻城炮灰,打华族人,是罪恶滔天的华奸。
这让董含章想起了当日方国铮攻进长阳时的情况,攻进方国铮帮着黄族屠、杀华族,是华奸,现在也轮到自己被人扣这顶帽子了。
董含章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当下放出风声,表示黄族华族是一家,都是黄朝人,他不是帮黄族屠、杀华族,而是,他身为朝廷官员,无论是谁背叛朝廷,他都会讨伐。
很快又有风声传来,说,既然黄族华族是一家,那行,先废除所有黄族优待条款,跟华族一个待遇再提是一家的事,要不然董含章就是黄族走狗,在帮着黄族压迫、剥削华族百姓。
废除黄族优待条款……开什么玩笑呢,人黄族当年为什么要辛苦打天下,不就是为了过这种优越生活吗?现在让他们不再享受优待条款,跟大家过平等日子,那怎么可能呢?谁让你华族人无能,打不过我们黄族人,打不过还想要一样的待遇,美的你。
董含章看打嘴仗打不了,便不再管了,而是准备攻城,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自己打赢了,将吕匪消灭了,将来也不会有人再提这事了。
不过,他现在倒是知道当初方国铮那流言是谁放出来的了,看样子应该是这个吕匪放出来的,要不然这会儿也不会对自己使用同样手段了。
说起来,这个吕匪,跟李匪等匪类还真不一样,竟然知道打舆论战!
像他和方国铮,自然知道舆论战的重要性,所以方国铮在打李匪之前,才会发檄文,骂李匪作乱,十室九空,不明真相的人听了,就会觉得李匪果然不是好东西,但只有他们自己人才知道,中原大地干旱,那些人是快要饿死了,活不下去了,觉得左右是个死,才造、反的,就是不造、反,饿死了,照样十室九空,所以十室九空不是他们造成的,事实上是朝廷造成的,毕竟谁让朝廷赈灾不力,只是真相不能说罢了。
不过说到攻城,现在被吕匪破坏了计划,让那些老百姓跑了,自己手中仅有挑土填湖的那些人,不够用啊。
况且,就算够用,现在外面舆论已经开始了,他要再让那些老百姓当炮灰,名声必将臭不可闻,所以他也不能拿他们当炮灰,只能让那些援军当炮灰了。
不过那是第二步计划,第一步,还是先将大炮轰一顿再说,万一轰大炮有用呢,那就不用炮灰攻城计划了。
炮营的人早憋了一路的气了,这时听说让他们先轰一顿枫叶堡,一个两个的都表示愿意去,心里都暗暗憋了气,想着,一定要将那个枫叶堡炸个稀巴烂,报路上被人打了那么多次,死了那么多兄弟和丢了那么多火炮的仇。
——显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