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总算是想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但他不想将这样正确的判断,派人通报给正在从辽西撤退的皇帝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停止撤退,继续进攻大明山海关外所有的地区,去实现他们既定的方针划山海关与大明对峙的战略。
原因,原因就是他绝对不能愚蠢的去伸出手来打努尔哈赤的脸。
那一个为大明设计的,完美的吓坏了自己一群人的计划,虽然是由代善提出来的,但却是最终被努尔哈赤所认可,如果自己不明智的将这件事情捅出去,将会让所有的人怀疑努尔哈赤的智慧,让努尔哈赤成为这天下最大的笑柄。
到时候身陷尴尬境地的努尔哈赤大皇帝,就会恼羞成怒,就会以自己谎报军情的借口,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的身上,然后毫不犹豫的挥起屠刀,让自己变成他的替罪羊。
这就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已经慢慢形成集团内部斗争的习惯。
但是通过这一件事情,阿敏清晰的看到,在这个大金王朝之中,真正的聪明人还是那个皇太极,他不但聪明,而且冷静,最主要的是,他最能揣摩人心。他不但已经将自己集团内部所有人的人心揣摩的一清二楚,更主要的是,他连敌人的人心人性都已经揣摩的如观掌纹。
这就已经不是用睿智来形容来,这已经可以用可怕来形容了,而自己当初没有顺着他的意思去做,在那次行辕朝会上支持他,自己的小心思也一定被他洞若观火。
不过有得有失,这让阿敏彻底的看出了皇太极的与众不同,既然已经明显的分出了几个皇子的上下,那么当初自己有限度的支持皇太极是对的,而现在自己需要做的是,彻底的投靠皇太极,做一个未来的从龙之臣。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阿敏就在行军的途中,向皇太极写了一封密信,将自己现在遇到的军情状况毫不隐瞒的向皇太极做了汇报,同时也将自己的判断,向皇太极给予了说明,并且请求皇太极的下一步指示。
没有向皇帝上奏折,说明军情状况,而是用秘信的方式,直接将情况报告给皇太极,阿敏用这种办法,来向皇太极表示自己对他的彻底投诚。
书信写完了,派出最心腹的人将这一封书信连夜送到皇太极的手中去了。然后阿敏继续南下追击毛文龙。
但是他已经放缓了脚步,因为他已经知道,毛文龙的军队绝对已经撤出了自己的辖区,不会再对自己的辖区有任何损失了。而通过上次和这次的两次较量,阿敏对毛文龙的狡诈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尤其是在自己手中的力量已经不足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再蹈覆辙,让毛文龙抽冷子再咬自己一口。
因为阿敏还清楚的知道,整个大金上了毛文龙的这次大当,努尔哈赤早晚会明白的,虽然大家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掩盖住他,但是皇帝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的,所以自己再次损失人马,努尔哈赤会借着这个借口,再一次缩减自己镶蓝旗的编制,削弱自己的实力,这样错误自己绝对不能再犯,保存实力是第一位。
自己的副将阿兰发现历来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旗主这时开始变得犹犹豫豫起来,不由得小声的询问阿敏:“旗主,我看毛文龙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见到我们大军回来,他立刻就熊了,屁滚尿流的向南逃窜,旗主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如果让他再一次逃回朝鲜,那么我们是不能够向大皇帝交差的。”
看了一眼这个脑袋一根筋的副将,阿敏淡然道:“你判断的非常正确,现在毛文龙绝对已经带着他抢掠的物资,退回到朝鲜去了。”
“那我们为什么不紧急追赶呢?”
“狗急跳墙。”阿敏就突然间蹦出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让阿兰简直莫名其妙,实在是不明白阿敏在说什么。
阿敏也懒得理他,带着大军,继续缓慢的南下,他在等着前面巡哨回报过来的消息。
时间并不长,派出去的巡哨回来禀报:“毛文龙的主要部队全部撤过了鸭绿江。”
“镇江呢?”
那个巡哨就禀报道:“现在的镇江,已经是一片空城。”
阿敏就失望的叹息了一声,但心中也多少有些安慰,这一次只要拿回镇江,也就算自己完成了任务,这最少向所有的汉人百姓宣告,毛文龙不过是偷鸡摸狗,辽东就是我们大金的。
“但是毛文龙却留下了一支部队,就在我们镇江的对面南门外,铸造了一座冰城,堵住了我们的南门。”
一听到这样的汇报,阿敏就笑了,还好,毛文龙总算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点遮掩面子的东西。
于是阿敏就大声下令:“全军加快速度,收服镇江,歼灭毛文龙的主力。”
阿兰就一脸茫然,毛文龙不是已经放弃镇江了吗,他的主力不是已经退入朝鲜了吗?那何来收复镇江,何来歼灭毛文龙的主力呢?
阿敏就拍了拍这个刚刚被提拔上来当自己副手的副将:“自从咱们大金正式立国开始,作为一军的统帅,行军打仗已经不是主要的责任了,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别的了。”
镇江的城门还在,镇江的城墙还在,虽然在那个经历几次战火的城门楼上,孤零零的飘扬着一杆大明的军旗,但这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大军轻松的走进了镇江,然后阿敏亲自上了城楼,将那个杆孤零零的大明军旗拔下来,踩在了自己的脚下,然后写奏折向努尔哈赤汇报,经过一番血战,自己再次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