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就是东禹城县令吗?怎么此人很出名吗?”
大周皇帝疑问道。
“启禀陛下,刘尚年纪与老臣相仿,曾在太学读书,与先帝为友,善弓马,好读诗书,文武双全,当初庄帝(大周皇帝祖父)听闻,征辟为北部尉,正值有贵族子弟街头纵马伤人,太祖有训,街头纵马者,立斩!刘尚当场斩杀数十贵族子弟,从那以后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不过也因此得罪了诸多贵族,幸亏先帝力保,于是庄帝将刘尚远远的打发到东禹城,远离了京师,众贵族这才作罢!先帝继位时,曾多次想将刘尚召回朝廷为官,不过因多方阻挠,皆不能成,先帝临终前也因此念念不忘,颇为遗憾。”
“啊!”大周皇帝满脸惊讶,站起身来,直道:“原来是他,怪不得如此耳熟,父皇确实对其念念不忘,曾多次对我提及此人,常说,尚乃忠勇之士。”
“陛下!”
陈和双膝跪地,满脸伤痛,“刘尚为大周守卫边疆五十余年,抛头颅、洒热血,披肝沥胆,历经百战,身披数创,七十岁高龄亦鏖战于城头,不让敌军近前寸步!二子一孙皆没于阵,独留嫡孙刘德一人。陛下!!!刘氏一门忠烈,岂会有不臣之心,还望陛下明察!”
“哎呀!没想到我大周还有此等忠臣...”
大周皇帝颇为懊恼。
曹睢听完,大惊失色:“陛下,刘德...”
“好啦!曹司空就不要说了。”
大周皇帝满脸不耐,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不断嘀咕,此等忠臣遭此磨难,都是因为你们一帮龟孙子害的,辛亏朕有先见之明,没被你们蒙骗,哼!
曹睢无奈退下,脸色铁青,愈发难看。
而李桢则在一旁笑而不语。
“那陈司徒认为如何赏赐刘德?”大周皇帝细声问道。
“陛下,东禹毕竟为边镇,而刘德官职卑微,不若将刘德迁为四品平北将军,以镇宵小。”陈和提议道。
“不可,陛下,刘德年岁尚小,岂可陡然封为高位,要知道我大周才有多少四品将军,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如果此小儿升为高位,我军将士恐怕不服啊!”曹睢阻止道。
“难道击溃东胡十万大军不算功劳?”陈和反驳道。
“那恐怕是刘德小儿运气好,也许是刘尚已经击溃了敌军,让刘德捡了个便宜而已;或者根本是东胡自己撤的军,又何来功劳一说!”曹睢道。
没想到曹睢随口的反驳,就将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虽然如不是刘德东禹早就被东胡攻破,可归根到底还是东胡自己撤的军,东胡军士气低落,但尚有一战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曹司空,你竟如此污蔑守卫边疆的将士,传出去不怕天下笑话吗?”陈和怒而呵斥。
“好啦,我的两位肱骨,你们说这么多都是因为刘德的,那刘尚为国家守卫边关五十年,朝廷却无封赏,这岂不是说朝廷赏罚不明?我有一法,诸位大臣看看如何?”
大周皇帝胡须微翘,为自己想到的办法洋洋得意。
“还请陛下明示!”
“刘尚守卫边关五十余年,历经百余战,劳苦功高,功勋卓越,现追封为东禹县侯,爵位由嫡孙继承,尔等看如何?”
“陛下圣明!”
陈和跪倒在地高呼圣明,瞥眼看着曹睢,我看你还有什么借口阻拦。
曹睢知道恐怕县侯爵位刘德是继承定了,已无法阻拦,只能在想办法,“陛下,那刘德小儿弄的招贤令如何?”
“嗯,此风不可长,但东禹为边邑,人才匮乏,其情可免,此次就现这样吧,如有下次,定当重罚!”
“是...”
曹睢已无话可说,无奈退下。
“其余人还有问题吗?”
百官一看,都这样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呼啦啦跪倒一片,“陛下圣明!”
“哈哈!”
大周皇帝大笑,好久没这么畅快了,群臣莫不服从,这才是皇帝的威严。
“来人,拟诏吧!”
“是!”
皇帝的圣旨和司空府的信函在同一天分别发往东禹城和辽城(燕州首府)。
...
在信函来回的一个月里,刘德一直在忙着处理政务,训练士卒,组织百姓修建房屋,偶尔随关羽刘贵等人练习武艺,学习统兵之法,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同嫂嫂说会话,逗逗小蝴蝶,虽然忙碌,但是刘德感觉却异常充实,开心不已。
当然也有烦心事,喜儿因为崔大勇的死伤心了好几天,崔大勇仗势欺人死有余辜,喜儿母亲和崔大勇对喜儿并不友好,时常打骂,等到喜儿进入到刘府之后,他们的态度才开始转变,后来听闻喜儿成为刘德的贴身侍女的时候,态度转变之快令人瞠目,十分殷勤,百般讨好,可谓是无比的势利。
喜儿心善,毕竟崔大勇乃是自己的亲生兄长,喜儿母亲来刘府闹了好几天,甚至在县衙外撒泼打滚,弄的满城皆知,让刘府狼狈不已,喜儿夹在当中,却不知如何是好,如不是刘德怕喜儿更加伤心,早就杖死了这个泼妇,什么东西,竟如此猖狂,真当自己没有脾气不成。
刘德直接跟喜儿明说,如果其母还敢如此放肆,别怪自己无情了。崔母这才不敢明着撒野,但暗地里时常传播刘德坏话,有知道事情真相的百姓则怒斥崔母不识公子仁义,竟敢暗中诋毁公子,其罪当诛!
每当有人看见崔母,就指指点点,崔母暗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