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移民全球>第七百零三十二章:神赐之地(五)

因为“玛雅文明”分布于“尤卡坦半岛”;阿兹特克文明则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

单就探究中美洲文明和扩散问题来说,钥匙也在墨西哥身上。

尽管,都属于“玉米文明”区,但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阿兹特克人已经初步掌握了铜的冶练技术,但没有文字。

玛雅人则有成熟的文字,却没有青铜冶练技术。

概括的说,阿兹特克属于“高地文明”,玛雅则属于“低地文明”。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两大文明不一样的气质。

以铜为例,玛雅人所处的尤卡坦半岛地势过于低平,缺乏矿脉,使之在金属冶炼技术上,迟迟未能突破。

相比之下,墨西哥高原在矿产资源上,就非常丰富了。

后世主要分布于墨西哥高原西北部的铜矿,能够让墨西哥的铜产量,跻身世界前十。

这使得阿兹特克人,有更多机会摸索冶金技术。

文字和金属这两大文明因子,并不能作为认定,阿兹特克与玛雅文明高低的证据。

从时间上看,源起于公元前1500年,直至公元16世纪,随着西班牙人入侵,

方告消亡的“玛雅文明”,比之兴盛于公元14-16世纪的“阿兹特克文明”,要久远的多。

然而,这并不代表,玛明的起点。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被誉为“中美洲文明之母”的奥尔梅克文明。

这个同样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的早期文明,起点时间要比玛雅文明,还要早上500年。

抛开其它的文明因子,单就中美洲文明最为重要的基础要素——玉米来说,其最初培育的地点亦是在高原南部。

这意味着,最起码从农业角度来说,中美洲文明存在一个由高地萌芽,再向低地扩散的过程。

阿兹特克虽然兴起时间晚,但它只是众多,墨西哥“高地文明”的最终幸存者罢了。

文明和农业由高地萌芽,再向低地扩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

这是因为,高地区域拥有更为复杂的气候环境,以及更有利于规避水患的地理条件。

以华夏文明及国人的初始主粮“粟”,即小米的传播路径来说,便是由高地属性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向低地属性“华北平原”扩散。

不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中美洲两大文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身上有更多的待解迷团。

比如,刚才提到的,为什么看似不缺乏农业基础的北美地区,没有能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成为文明之地。

由于墨西哥高原本身属于科迪勒山系的延伸,米国境内的山系主体科迪勒拉有机会,

凭借这种地理连接性,从玉米种植切入,发展出自己的文明。

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隶属于同一山系,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相同的气候环境。

阻止玉米文明北上的最大障碍是纬度。

这个论断看起来颇有些奇怪,后世米墨边境延绵于北纬26°-33°区间。

这个区间对应到天朝,则正好是“亚热带气候区”。

如此看来,米墨边境地带看起来应该是非常舒适,并且适宜人类生存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大家开眼看世界时,经常要不时的告诉自己,“中央之国”在很多方面,还真是一个特例。

这种特例性,甚至会体现在生理上。

比如说,属于黄种人东亚类型的国人中,有“臭汗症”,也就是俗称的“狐臭”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大约只有5左右。

在东亚人种之外,“臭汗症”的比例却高得惊人,高加索人种为90,尼格罗人种则超过99。

也就是说,就体味这件事情来说,国人及其所属的东亚圈,才是真正进化完整的人类。

气候这件事情也是如此。

在前面的内容中,“副热带高压”这个气象术语,曾经不断的帮助大家更新,在东亚形成的既有地理逻辑。

所谓“副热带”,就是后世人们经常说的“亚热带”。

问题在于,这个通常定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区间,大部并不是,温润舒适的“亚热带气候区”。

在北半球,除了亚洲那些受季风影响的区域,以及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的米国东南部以外,

副热带高压,会让这个区间大部分地区,都变成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带。

我们可以依以规律,在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

亚洲找到“鲁卜哈利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大沙漠。

澳大利亚找到“大沙沙漠”、辛普森沙漠、吉普森沙漠等,位列世界前十的沙漠区。

至于美洲,在这个区间同样未能幸免。

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美墨边境科迪勒山系,变成了一片热带沙漠地带。

这片主体在墨西哥高原北部,横跨美墨边境的热带沙漠地带,以西马德雷山脉为分割线。

山脉以西被称之为“索诺拉沙漠”,以东则被称之为“奇瓦瓦沙漠”。

索诺拉和奇瓦瓦是墨西哥的两个州。

后世人们之所以常常会在脑海中,把墨西哥的国家形象和巨大的仙人掌,

以及硕大无比的墨西哥草帽联系在一起,就是源自于这两片沙漠。

不幸的是,在后世的时政新闻中,这片沙漠往往又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每年都有无数墨西哥人,试图在蛇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三十二章:神赐之地(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