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子玉觉得某该怎么做?若是不依靠他们,某手中无兵,又该如何守护并州边土?”
轻轻一笑,楚江道:“奉先兄却是着相了。谁道奉先手中无兵?若要论戍边守土,并州儿郎有哪个会甘落人后?”
楚江伸手朝着帐外一指:“若要守边,这满营皆是奉先的兵马。”
吕布摇了摇头:“子玉却是想的太简单了。丁大人又岂会让某带走并州兵马?”
“是奉先兄想的复杂了。”楚江淡淡道:“为一己之私而置并州百姓于不顾,这等自私自利之人,留之作甚?若敢阻拦,杀了便是。”
“他一人性命,岂能抵得上并州千万百姓的安危?”
在楚江刚说要杀丁原的时候吕布还想说什么,但是楚江随后那句话却让他幡然醒悟。
确实。
和千万并州百姓的安危相比,若是丁原阻拦,他当杀之!
“还是子玉看的透彻!某明白了。只是,既然如此,某又何须投奔董卓?”
微微摇了摇头,楚江解释道:“并非如此。奉先兄若是杀了丁建阳回军并州,虽然大义无亏,但终归不合律法。届时奉先兄想要戍守边关,未免会生出许多波折。而丁建阳若死,袁家失了这个臂助,董卓入主朝堂已成定局。奉先转投董卓,便可借董卓之力让并州军回军戍守疆土变得名正言顺。”
点了点头,吕布笑道:“子玉的谋算,真是胜某千倍。”
站起身来,吕布道:“某欲去召集兵马,子玉随某同去?”
微微摇了摇头,楚江道:“不了。接下来的事情,江相信奉先兄自己便可解决。届时奉先兄只需派一信得过的大将领兵回返并州,自己留在董卓帐下,并州当无虞。江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城了。反正日后若是奉先兄待在洛阳,你我还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点了点头,吕布道:“既然如此,某就不留子玉了。不过,还是让某送子玉出营吧。”
这一次,楚江倒是没有拒绝。
在吕布的相送下出了大营,楚江和华雄上了马,然后对吕布道:“奉先兄请留步。”
说完,楚江便和华雄驾马离开。
看着楚江的背影,吕布越想楚江的建议越是觉得很有道理。
这样一来,不仅并州的问题解决了,他还能留在洛阳,留在楚江身边,随时可以帮衬楚江。
虽然楚江不一定需要他的帮助,但是能把楚江看在眼前,他也安心。
若是此时楚江能够知道吕布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哑然失笑。
吕布会觉得他的建议完美无缺他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特意为吕布准备的谋划啊。
让一名吕布信得过的将领领兵回返并州,让并州免于遭受历史上那一场胡人南下的浩劫,保留一分元气。这样,在丁原身死后,北方最好的骑兵产地之一的并州,便会纳入掌控。而只要掌控了并州,就可以培育并州狼骑这种精锐兵种以及大量的普通骑兵。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一个源源不断的产马地。
再者,吕布留在洛阳,待在董卓麾下,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成为一枚重要的杀着。
这些都是他深思熟虑而规划好的,吕布怎么会不觉得好呢?
............
送走楚江之后,吕布就又找来了张辽和高顺。
二人方入帐,还未坐稳,吕布便直截了当的说道:“某决定了,要让将士们回并州。”
愣了一下,张辽道:“可是丁大人是不会同意的。”
眼中闪过一抹坚决,吕布道:“将士们回返并州,乃是为了并州千万百姓的安危,谁阻,某杀谁。”
没有想到吕布会这么说,无论是张辽还是高顺都愣住了。
然后,吕布便把楚江的分析复述了一遍。
说完之后,吕布看着张辽和高顺道:“文远,恭正,你们觉得某这么做有错吗?”
张辽与高顺相顾哑然。
良久,张辽道:“奉先,当初我就说过,无论奉先最后做出什么决定,我和恭正都会全力支持奉先。只是,这番话恐怕不是奉先自己想出的吧?”
沉默了片刻,吕布道:“某不能和你说是谁,只是文远,那人某绝对信任。”
深吸了一口气,张辽站了起来:“如此便好。我这就去召集大军。”
说完,张辽就转身走了出去。
即使吕布不说,他也多半能猜出来。
这几天,吕布接触的人,也只有那位执金吾楚大人了。
只是,究竟是什么,让奉先居然对那位楚大人言听计从呢?
............
并州兵马,吕布统骑兵,张辽领步卒。
现在吕布和张辽的意见达成了一致,那么召集大军就很简单了。
很快,并州军接近五万大军就汇聚了起来。
而直到这个时候,丁原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来人,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这么大动静?”
闻声,帐外的侍卫应道:“启禀大人,是吕将军和张将军在调动兵马。”
“奉先,文远?”
皱了皱眉,丁原从帐中走了出来:“带老夫去看看。”
并州军的临时校场,五万大军已经集结。
远远地看着站在大军前方的吕布和张辽,丁原直接驾马冲了过去:“奉先,文远,你们擅自调动大军,是想做什么?”
冷漠的看了丁原一眼,吕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