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武天下>第94章 就这样吧

寒风呼啸中,一辆辆马车停在宫门外,一个个朝臣从车里下来,朝午门前走 更新最快

宋诚掀开车帘,寒风扑面而来,吹得车里的炭盆明灭不定,炭屑乱飞。天越来越冷了,上朝纯属折磨人,什么时候不用上朝就好了。宋诚嘀咕一声,下车,也朝午门前走去。

朝臣们的胡子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好不容易把胡子收拢了,就见宋诚双手笼在袖中走来,略带稚气的俊脸,光洁溜溜的下巴,年轻得让人无法直视。

“咳咳……”不知谁被风呛了一口,可着劲咳嗽,接着咳嗽的人越来越多。

宋诚目不斜视,找到自己的位置站了。

朝臣们咳了好一阵,总算缓过气,齐唰唰把眼睛投在宋诚脸上,却见少年神色自若,身姿挺拨地站着,笼在袖中的双手垂在身侧。

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夫像他这般年纪,哪能如此镇定?不少人心里暗叹。

纠察风纪的御史见朝臣们像行注目礼似的,再看宋诚,就那么旁若无人地站着,也无语了。

宫门开启,群臣上朝。

外国使节上殿朝见毕,奉旨出京的朝臣按例觐见,这都是老传统了,一般商议政事前,优先处理这两拨人的事。待这两拨人先后出殿,李刚出列道:“皇上擅自更改祖制,臣以为不妥,此例一开,国将不国了。”

昨天的奏折朱祁镇留中。

朱祁镇本想就这么算了,不跟李刚计较了,没想到李刚不依不饶,今天特地上朝,第一个跳出来,开口指责,大帽子一扣,就是“国将不国”。

朱祁镇脾气再好,也不高兴了,只是锦衣卫多一所,就国将不国?太祖设五所怎么就没事?

他还没说话呢,徐埕跟着出列,道:“臣以为,李御史过虑了,太祖定下锦衣卫下设五所之例,不过合五之数,如今皇上体察民情,多添一所,有何不可?”

这话说的朱祁镇龙颜大悦,皇帝是九五之尊,锦衣卫是皇帝亲卫,所以下设五所,现在他不在乎这个,增加一所,有什么大不了的?揪着这个不放有必要吗?他第一次看徐埕有点顺眼,微笑点头。

朝臣们一看都察院自己先乱起来,不由大摇其头,更有人觉得,王文犯事后,都察院已经废了,俞士悦魄力不足,不足以服众。

自俞士悦带领御史们在午门前静坐后,擢升俞士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呼声极高,朱祁镇也为此举棋不定,升一个带下属静坐胁迫自己的人,实在太憋屈,而经过这件事后,俞士悦深得御史们拥护,重新任命一个人,怕是不能服众。

俞士悦不理朝臣们异样的目光,声若洪钟道:“臣以为,皇上此举殊为不妥,当遵祖制,着新军归五军都督府节制。”

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是英国公张辅,现在还在府中养伤,不过文官们乐见武将们窝里斗,觉得这主意极好,一个个争先恐后道:“臣附议。”

附议你个头啊。宋诚道:“皇上,五军都督府节制天下兵马,新军本就归五军都督府节制,何必再议?”

锦衣卫名义上归五军都督府管,但只是名义上而已,锦衣卫直接向皇帝汇报,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勋贵大臣,只要觉得你有不法事,可以越过任何机构直接拿人,这也是它让人闻之胆丧的原因。

既然锦衣卫名义上归五军都督府管,那么在锦衣卫名下的新军,理论上也归五军都督府管,这个是没错的。现在俞士悦说把新军交给五军都督府,一群文官急吼吼跳出来附议,末了被当头一棒,新军本来就归五军都督府管嘛,你这提的什么破建议?

俞士悦被将了一军,依然神色如常,附议的文官们却觉得脸上挂不住,都是宋诚闹的,犯了常识性错误。

朱祁镇道:“就依宋卿,新军之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

什么叫就这么定了?群臣傻眼,合着说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啊。

不过皇帝金口说不议,再纠缠就是打皇帝的脸了,很多人摸了摸袖里的奏折庆幸,幸好做两手准备,等会儿把奏折递上去就是。

散朝后,宋诚照例去太和殿,朱祁镇笑道:“卿说得好,一句话堵住他们的嘴。”

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到宋诚话一出口,群臣脸色骤变,十分开心,当日他被俘,这些臣子没有施救的行为,实是寒了朱祁镇的心,只是法不责众,他只好不追究,可这件事,像一根针,深深地扎在他心里。

这也是宋诚一提建新军,朱祁镇便准了的原因。

宋诚念念不忘为战死在土木堡的将士报仇,可朝臣们呢?除了兵部职责所在,堪验将士们的军功之外,谁把战死的将士们放在心上?朝臣们关心的是保住自己的利益,谁当皇帝不重要,谁战死也不重要,他们的利益才重要。

现在他们反对新军挂在锦衣卫名下,不过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而已。

宋诚道:“臣以自己之法练新军,假以时日,新军定然不会让皇上失望。”

“你我君臣做一番大事让他们看看。”朱祁镇剑眉一轩,道:“卿尽管放心去做,一切有朕呢。”

宋诚心头一暖,道:“臣害得皇上被弹劾,臣万死。”

朱祁镇摆手道:“不说这个,他们爱弹劾,让他们弹劾去。”

说话间,小太监抱一摞奏折进来,道:“皇上,这些都是弹劾……”

朱祁镇拿起一本看了几行,放在御案,再拿起一本,又看几行,再次放下,不一会儿


状态提示:第94章 就这样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