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武天下>第118章 各退一步

早朝皇帝赤膊上阵,和群臣争论,已让人下巴掉一地,身为首辅的张益从头到尾一声不吭,也令人惊讶。

内阁诸公的办公场所位于皇宫东部文渊阁附近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比起富丽堂皇的宫城,这儿极为简陋。

退朝后,杨益回到这儿,刚接过书吏端来的茶,还没喝呢,隔壁房间便传来江渊的声音,又提起祖制,说朱祁镇有违祖制。

当日王振把太祖所立太监不许干政的铜牌移走时,也没见你吱一声,现在这么激动干什么?张益接着喝茶,可一口茶没咽下,又听江渊说内阁在如此大事上不作为。这是影射他吧?

这叫什么大事?张益摇了摇头,不以为然。

江渊对书吏发牢骚,书吏心惊胆战陪笑听着,哪敢瞎掺和,江渊却似余怒未息,上次宋诚建新军,皇帝已违祖制准他把新军纳到锦衣卫名下,今天又违祖制非要杨升出城十里迎接瓦剌使者,长此下去,可怎么得了?

江渊宣德五年中进士,入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正统十二年以翰林侍讲的身份破格入阁,可见他不仅是学霸,政务能力也极好。他目睹王振把朝政搞得乱七八糟,却束手无策,现在担心去了一个王振,又来一个宋诚,昨天逼迫都察院弹劾宋诚的朝臣里面,闹得最凶的就是他了。

昨天他不惧宋诚这个特务头子,今早他不惧至高无上的皇帝。

他正骂得起劲,恍惚听到外头有人说话,声音不由停了停,问书吏:“皇上宣杨公觐见?”

光顾骂人了,听不真切呢。

书吏陪笑道:“是。”您老人家赶紧去看看吧,我也好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书吏后悔啊,好好儿的,端什么茶,这下惹张阁老不高兴了吧?

内阁办公的公庑隔音效果是很差的,走道上说话,基本上几位阁老在房里都听得真真的,何况江渊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大声嚷嚷?

江渊出房时,斜对面的房门大开,张益走了出来。

“张公,可是皇上宣您觐见?若问起迎瓦剌使者之事,还请张公劝一劝皇上。”江渊认真地道。其实国家这么大,每天无数奏折飞向京城,事情千头万绪,皇帝宣张益,也不一定是为这事,可江渊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件事,好象除了这件事,再没有别的了。

张益花白的浓眉抖了一下,道:“时用,你着迹了。”

以前的江渊,热血是有,正直也不缺乏,可没有这么激进。

江渊怔住,张益已越过他,随宣旨的小太监走了。

太和殿里,朱祁镇还在发牢骚,宋诚怎么听怎么觉得,他不是因为群臣反对他而生气,倒似江渊打断他回忆和伯颜贴木儿的革命友谊而愤愤不平。

两人自土木堡分别后,没有书信往来,伯颜贴木儿想必知道朱祁镇回京后继续当皇帝,会很放心,可朱祁镇却无法知道伯颜贴木儿的现状。

之前锦衣卫指挥使是王振的侄子王山,这位千里迢迢跑来投奔伯父,指望共享荣华富贵的王大人,在王振的授意下多次对官员下毒手,却疏于派密探赴草原收集邻居们的动态,以致情报十分缺乏,土木堡大败,除了王振瞎指挥,对瓦剌情报缺失也是原因之一。

宋诚刚刚派去草原的锦衣卫乔装改扮后,这两天分批动身,送回情报还得过段时间。朱祁镇只能靠回忆怀念好友,可群臣却连他的回忆都要打断。

宋诚这时扮演一个好听众的角色。说起来,如果不是伯颜贴木儿对朱祁镇真心相待,宋诚要行李代桃僵之计也办不到,哪能随便找个人混进敌营,就把被重点看管的朱祁镇换出来?

多亏伯颜贴木儿对朱祁镇的信任哪。

宋诚感叹。

朱祁镇还没有发完牢骚,张益来了。

“朕还是亲自出城十里相迎的好。”朱祁镇道。

张益正施礼参见,猝不及防之下,差点没被闪了腰,皇帝,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瓦剌使者到来,你要出城亲迎?传出去大明的脸面往哪搁?

“臣以为,皇上亲迎不可为,杨大人说得对,在城门口迎接已显优待,安南等国使者到来,都是到胪鸿寺递国书的。”张益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若是朱祁镇真的出城十里迎接伯颜贴木儿,他非被御史们弹劾不可,处理不当,被逼辞官归乡也有可能。做到首辅,位极人臣不容易,他哪肯就这么挂冠离去?

他边说话,边朝宋诚使眼色。我们交情不错,你怎么能看我掉坑里不拉一把呢?

到底是当皇帝的人,再怎么性情温和,权谋手腕也是有的。宋诚忍住笑,一本正经道:“张阁老应该知道这位瓦剌使者与别的使者不同,若没有他,皇上必然会多受苦楚,我们也没有那么容易施救。”

张益道:“宋大人有所不知,正因为此次使者与众不同,礼部才提议到城门口迎接哪。瓦剌使者应该感皇上盛情才是。”

如果没有看在伯颜贴木儿厚待朱祁镇的份上,礼部怎么会到城门口迎接?当礼部诸位官员吃饱了没事干吗?

“张阁老,皇上执意要亲迎,礼部执意要在城门口迎接,不如折中一下,由杨大人代替皇上,出城十里相迎如何?”

合着你们给我下套呢,张益算看明白了。

“宋大人有救驾之功,这位瓦剌使者有善待皇上之德,臣以为,礼部出迎也说得过去,只是无须杨大人亲迎。”张益无奈道。

杨升是礼部尚书,真要他出城十里迎接,那就太过了。


状态提示:第118章 各退一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