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欺世盗国>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

“去岁支出计钱一千七百二十九万贯,主要是现钱和粮、盐。国库仅余现钱二百万贯有奇,今年三月出绫、罗、锦、绮等得钱二百一十万贯、银十三万两,以供南北军费。”

庞中和不紧不慢地说出一个又一个数字,十分的慎重。

“根据计算,若多次少量典卖,其值可增四十万贯上下。即,每岁结余现钱约四百五十万贯。我朝共有二百一十六府州,一千又八十县,设使每县增吏学博士一人,助教三人,生二十人,则每岁支出增加约十万贯。”

庞中和顿了一下,说出结论:“若无它事,国朝岁入完全可以支撑各地设置吏学。”

厅内气氛仍然十分凝重,他们都知道这个结论是理想状况下的结论,而且增加的支出只算了俸禄,没算各种补贴之类的。

陈佑用手中铜印敲了一下桌子,问道:“海军,还有军兵抚恤,你都算上了么?”

“没有。”庞中和苦笑一声,“非但这些没算,各地最近都在上奏要多截留一些税钱用作法司改制,这部分也没来得及算进去。”

“海军支出大头在船厂营地以及战船,船厂营地也就今年需要花钱,战船的话,一百艘战船小艇,两三年内造完应该不成问题吧?”

汪弘洋出声插话。

“照这么算,每年固定支出只有军将俸禄,总不至于比吏学还多。”

“嗯。”陈佑点头,不置可否。

汪弘洋继续道:“各地截留多少税钱,要看户部。”

他看向陈佑:“不知孙宣怀可能挡住康自观?”

陈佑手中动作不停,口中回道:“估计困难。不过康自观同王平章和王彦川关系都不错,我明日去问问王平章,不会叫户部拿一个离谱的数字出来。”

停了一下,陈佑补充道:“军兵抚恤这一块,我正着人调查军费支出,叫枢密院顺便盯着点,兵部那边动手脚的可能不大。”

“但也不能忽视。”庞中和连忙道,“现在我们向户部要账越来越不容易了,而且抚恤不经枢密院,稍微改几个数字,根本发现不了!”

“可以叫肃政司去查。”刘熙古提了一句。

陈佑把玩着铜印的手停了一下,稍稍思忖后开口:“我会跟薛居正提一下。事涉军队和钱粮,他应该会重视。”

说话间,他的手重又开始活动,铜印在指间翻转。

一句话说完,他轻笑道:“就这样罢,总不至于一个抚恤加上吏学一年能花掉一两百万贯吧!”

汪弘洋颔首,随即扭头看向刘熙古:“这样的话就只剩一个冗员和学生生计的问题了。”

“冗员其实不算问题。”刘熙古解释道,“县里面的确用不到三五百名吏员,可是底下的里、乡甚至村足够安置这些人。唯一可虑的就是吏员增多导致每年给出的俸禄增多,真到三十年后,一个县比现在多三五百人领俸,将数倍于吏学支出。”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事,历史上宋朝一年税赋有记载的巅峰时期是至道末的七千又八十九万三千贯,正常年景平均是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

算起来也就在三十多年后不到四十年,现在的顾虑到那时候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只不过这种事情,就连陈佑也不清楚,更遑论其他人。

稍稍思忖,陈佑轻声问道:“若叫每年考成,下等胥吏直接黜落,如此可减少人数。”

“这样就又牵扯到生计问题了。”汪弘洋再次开口,“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怕是以后吏学教出来的要么是身无挂牵的游侠儿、无赖子,要么是家有薄财的富户子弟。”

“怕的是底下盘根错节。”

刘熙古说了一句,紧接着满脸严肃地看向陈佑:“相公,熙古仍不觉得各地开吏学是个好事。如今县里面主贰官出于中枢,各僚属皆由征辟,州府对各县控制不深。若是由州府吏学安排胥吏,中枢派遣过去的县令县丞恐怕不得州府之命便支使不动衙中僚属。总不至于叫中枢也专门开一个吏学吧?”

话音未落,汪弘洋直接就道:“义淳你是想偏了。不说不说吏学出来的是不是真能一条心,便是没有吏学生,县官初上任真能凡事一言而决?山长不是一直在推动法司税司的‘垂直领导’么,若真能成,府军州就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上面争起来,下面人就有了腾挪施展的空间。”

他稍稍停顿,然后加重语气:“吏学这件事,某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怎么防止真正的贫家子弟被排挤出去。”

听到这话,庞中和犹豫着开口:“相公,汪舍人、刘侍郎,小子以为还有一事也需注意。”

陈佑目光移向他,干脆开口:“说。”

庞中和喉结滚动,稍稍整理言辞后叉手答道:“相公从前曾跟我说过上升通道的问题,目前贫家子弟上升通道一个是科举,一个是从军。相公开书院,教导法、算、医、武等科,算是开了另一条偏路,只是惠及人数千中无一。”

这话说出,陈佑微微点头。

见话语被认可,庞中和放下心来继续往下说:“如果广开吏学,这又是一条新的道路,虽然顶点比科举和从军低很多,但难度又有不同,且天下各县乡都可施行。”

说到这里,他十分认真地看着陈佑:“从前只有两条路,若真要拼一把,按相公的话是‘提升阶层’,也就只能狠下心来走科举或者行伍,虽困难,却也有主政一地或者拜将的可能。而出现吏学之后,怕是狠下心来也只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