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江离开后,独自一人坐在书厅里的陈佑暗自盘算着目前的处境。
他现在的职事是江南三道安抚使,能做的事情在敕命上就一句话:监察三道官吏。
如果真的只是监察,没有其它权力——比如说他的评价可以导致一个人升迁贬黜——那他就相当于被闲置了。
不能插手军政民政,还远离京城,魏王傅的职事丢了,魏王也要离开江南回到洛阳。
虽然爵位升到的侯爵,加官也从检校工部尚书变成了检校礼部尚书,可这个都没什么用,就像吴峦、郑志康他们变成平章军国重事一般,差不多就是明升暗贬。
当今之世,什么官阶勋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职事。
陈佑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子,昨晚还没想到,今天见到单江之后再仔细想想,赵元昌一边不给他实权,一边又要他去暗害戴和裕,这分明是想要找个由头把他按下去啊!
他突然感觉到一股凉意顺着脊背涌了上来,皇帝要对付他!
只是不知道,赵元昌是单纯的想要敲打一下,还是想直接把他按死。
敲击着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几个深呼吸之后,他重新平静下来,目光闪烁间变得坚定起来。
这下不用去找什么两全的法子了,肯定不能照着赵元昌的想法来。但是他也不能宣扬出去,一旦宣扬开来那就是撕破脸了,逼着赵元昌直接下死手。
就好像嘉靖时的海瑞一般,你让皇帝丢尽了脸,他就会让你丢命。也就是海瑞命好,遇到首辅保他,而且皇帝也死得及时,这才保得一命。
仔细思量之后,也就只能拖了。
虽然陈佑不是军头、势力网络远未成形,但皇帝也不能无端地惩罚他。尤其是刚刚立下大功,明升暗贬就是极限了,否则会让人寒心。
除了这事,陈佑再次感觉到皇帝是靠不住的,人的一生,终究要靠自己的奋斗。当然了,有时候还得考虑社会环境,理想可以远大,行动不能太超前。
那个被擒住的朴重辉,陈佑没有亲自见,直接让人送到许竹林那里。
因为事先知道梅松在派人联络宋国降兵降将,所以这个蛊惑人心的贼人没有交给梅松。
许竹林现在在和州,等赵德昭乘船抵达和州后,他会跟着一块回京。
也就是说,不论这个朴重辉能不能查到东西,他都会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给赵元昌。
陈佑定然是希望能查到什么的,最好是能查到梅松。即便他不知道这个朴重辉究竟是不是梅松派去联络降将的人,但不妨碍他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如果不是为了鼓动降将复叛以坑害他陈佑,你梅松作甚要偷偷摸摸的勾连降将?
不管怎样,二月十五,一切交接结束,陈佑亲自带队护送赵德昭前往扬州。
白崇文从宁郡王变成了邗王,依然是郡王,可“邗”这个爵名来源于地处扬州左近的古国,这其中寓意,自然比“宁”要好得多。
新鲜出炉的邗王这次也得陪着魏王入京,至于老巢江都府,被改名扬州,由他的儿子、被立为邗王世子的白轩朗守扬州别驾、权知州事。
这样才让白崇文放心入京。
送走赵德昭,陈佑顺带经过庐州把家小带上一并回洪州——江南三道安抚使的官廨就在洪州。
三月初七,清明,帝遣使赠江南三道安抚使陈佑先考开府仪同三司,敕其先妣为夷陵郡太夫人,令中使祀之。
只是陈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使者过来是为了催促他尽快动手。
陈佑早就打定主意不去做,既然拖不下去,那就直接表示拒绝吧。
于是他写了一份奏疏递给赵元昌,其中说戴和裕不适合在洪州做刺史,应该把他调入京中云云。
总之字里行间虽未提及赵元昌的秘密口谕,但每一个字都在表示他陈佑不愿意动手,你赵官家若真的不想再看到戴和裕存活在这世上,请把他调到别处,自有旁人愿意下手。
这份奏疏递上去之后,陈佑没有闲着,立刻开始遣散幕僚,通过种种把他们安排到不起眼的地方去,身边仅留下韩陶朱和范昌祐等寥寥几人。
之后发展果如陈佑所料。
根据细作的消息,原本武德司内部已经在调查梅松,结果在陈佑的奏疏送到宫中之后,调查放缓,下令让梅松来洪州坐镇,名义上是为了应对南汉。
紧接着,发敕让陈佑招降清源军和南汉。
注意看,只是招降,不是平定,这就意味着陈佑这次任务不会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持。
人一国之主当得好好的,既然没有大兵压境,凭什么要投降?
果然,清源军倒还好,节度使留从效的亲兄留从愿亲自来洪州面见陈佑以示臣服,然后过境洪州入朝洛阳。
而南汉则根本没理会陈佑,汉帝刘晟这次趁着周宋之战和沈涌之乱得了不少好处,原先对周国的敬畏之心尽消,反而认为周国虽得了中原之地,可也不过如此。怀着这样的想法,陈佑派过去的使者根本就没见到刘晟,甚至还没进兴王府就被强送出境。
如此来来回回,直接就进入了五月。
让陈佑办一件事,结果拖了快半年,赵元昌终于动手了。
先是接着南汉之事下诏申饬陈佑,紧接着李明卿因为一个小过错在小朝会上被斥责、罚俸。
这都是皇帝本人开的头,像是李继勋等人立刻就跟进,希望趁机把李明卿赶出中枢。
五月底,抚州军校尉杀